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行政預算管理論文 > 關于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的稅務處理

關于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的稅務處理

作者:[褚紅]

一、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的概念


出口貨物退(免)稅是指貨物報關出口銷售后,將其國內所繳納的稅款退還給貨物出口企業或給予免稅的一種制度。具體地說,出口退稅是指對貨物在出口前實際承擔的稅收負擔,按規定的退稅率計算后予以退還;出口免稅是指對貨物在出口環節所應負擔的增值稅、消費稅予以免征。在貨物出口環節,退還其在流轉環節的應納稅款,是國際貿易中通常采用并為各國所接受的,目的在于鼓勵各國出口貨物公平競爭的一種稅收優惠措施。


1994年原《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辦法》對出口貨物應退增值稅稅額規定了兩種計算辦法:第一種是出口企業將出口貨物單獨設立庫存賬和銷售賬記載的,應依據購進出口貨物增值稅專用發票所列明的進項稅額計算,這種方法簡稱先征后退辦法;第二種是出口企業兼營內銷和出口貨物且其出口貨物不能單獨設賬核算的,應先對內銷貨物計算銷項稅額并扣除當期進項稅額后,再依據公式計算出口貨物的應退稅額,這種方法簡稱免、抵、退稅辦法。


1997年,國務院決定,對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包括內資企業、1994年1月1日以后批準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以及生產型集團公司)自營出口或委托外貿企業代理出口的貨物,除另有規定外,自1997年7月1日起一律實行免、抵、退稅辦法。2002年財稅7號文件(以下簡稱新規定)又規定,自2002年1月1日起,生產企業自營或委托外貿企業代理出口(以下簡稱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除另有規定外,增值稅一律實行免、抵、退稅辦法。該規定所述生產企業,是指實行獨立核算,經主管稅務機關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并且具有實際生產能力的企業或企業集團。


按新規定,實行免、抵、退稅辦法的免稅,是指對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免征本企業生產銷售環節增值稅;抵稅是指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應予以退還的進項稅額,抵頂內銷貨物的應納增值稅稅額;退稅是指生產企業出口的自產貨物在當月內應抵頂的稅額大于應納稅額時,對未抵頂完的部分予以退稅。


上述新規定與1997年7月1日開始實行的免、抵、退稅辦法的規定(以下簡稱舊規定)相比主要有下列不同:一是計算退稅的標準不同。舊規定中的退稅,是指生產企業自營出口或委托外貿企業代理出口的貨物占本企業當期全部貨物銷售額50%及以上的,在當期內應抵頂的增值稅稅額大于應納稅額而未抵頂完時,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對未抵頂完的稅額予以退稅。新規定取消了外銷比例達到50%才予以退稅的限制,只要應納稅額小于零,就可申報退稅。二是計算退稅的時間不同。舊規定中的“當期”為一個季度。新規定的“當期”為一個月,生產企業應于每月15日前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辦理免、抵、退稅。


二、免、抵、退稅的有關計算方法


生產企業出口自產貨物是交稅還是退稅,金額是多少,在新規定中提供了下列計算公式:(1)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2)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3)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率-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在上述三個公式中,公式(1)其實是在確認該企業在當期是應納稅還是應退稅,金額分別是多少。但由于從該公式中并不能反映出口貨物免、抵、退稅的含義,與其概念脫節,往往使人難以理解。若將公式(3)代入公式(1)變形可得到公式(4):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銷項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率-當期進項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當期內銷貨物銷項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征稅率-當期進項稅額)-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為方便理解,假設無免稅購進原材料)。


上式中“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相當于出口貨物出口環節的售價,那么括號中的部分即為該企業出口環節所銷售全部貨物在未進行免、抵、退稅處理下的應納增值稅稅額。而“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為出口貨物按規定的退稅率計算的應予以免征和退稅的增值稅額稅。這樣,上述公式可理解為出口貨物在出口前按規定的退稅率計算的出口環節予以免征增值稅及本出口環節前應退增值稅稅額(即免抵退稅額)來抵頂出口環節該企業在未進行免、抵、退稅處理下的應納增值稅稅額。其結果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公式(4)括號內數據計算結果是正數,且公式(4)的最終計算結果也是正數。這種情況表明本環節未進行免、抵、退稅處理下的應納稅額大于出口貨物應退(免)稅額,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全部抵頂了未進行免、抵、退稅處理下的應納稅額,當期實行免、抵、退稅辦法后為應交稅,不退稅。當期出口貨物應退(免)稅額抵頂的應納稅額為當期抵減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該企業應在增值稅法定申報期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增值稅納稅和抵減稅申報。


舉例說明:例①:某企業某月份購進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價款200 000元,增值稅額34 000元,當本月內銷產品600臺,單位售價400元,出口400臺,出口售價為每臺70美元,當日外匯市場牌價為1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