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桂英]
一、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職業道德教育在會計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性遠超過其他專業。會計是一種經濟語言,它所傳達的信息是投資者、債權人、政府等各種信息使用者進行決策的依據。如果會計信息的提供者出于各種目的而編制虛假會計報告,其危害的范圍和程度將是無法預計和防范的。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與完善,會計工作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會計人員在對外披露會計信息,在經濟契約的簽訂、執行,在遵循國家有關財務管理、資金結算、勞動工資、對外投資、社會保險、稅收法規制度等方面都面臨著職業道德規范問題。
然而,我國大學對會計專業學生的教育仍未把職業道德教育擺上應有的位置,它嚴重削弱了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意識,從而大大影響了會計專業畢業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修養,使會計人員的執業水平與職業道德水平出現下降的趨勢。因此,對會計專業學生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已成為當務之急。
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
1.思想品德教育。在企事業單位中,會計工作非常重要,并需要經常接觸金錢等財產物資,但具體工作卻十分平凡、瑣碎。因此,職業道德教育首先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職業觀,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體地說,思想品德教育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會計工作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會計工作的艱巨性,熱愛會計事業,把個人的理想同會計職業發展結合起來,培養吃苦耐勞,腳踏實地、精益求精的精神。會計人員必須“忠于職守、實事求是、盡職盡責”。其次,思想品德教育要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公與私、個人與集體、奉獻與索取之間的關系,提倡先公后私、重貢獻輕索取。再次,會計工作觸及許多方面的不同利益,會計人員經常會遇到矛盾沖突,甚至會遭受挫折和打擊,因此必須培養學生的原則性、堅韌性和戰勝困難的勇氣。
2.法制教育。法制是道德規范中帶有強制性的部分或最基本的部分。法制教育是讓學生知法守法,培養學生學習和執行有關法規政策的自覺性。由于會計工作涉及面廣,法制教育的范圍應盡可能廣泛。具體地說,在大學會計教育中,必須盡快開設有關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公司法、證券法、經濟合同法等經濟法規課程,將相關法規知識滲透到有關會計課程中,把自覺遵紀守法的意識納入教與學的各個環節,使學生在就業前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會計職業道德。
3.專業教育。會計是一種技術性很強的職業,會計職業技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完成專業工作所需要的知識;二是完成專業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經驗。精通專業知識與技能是會計職業道德得以存在的前提。對會計一知半解的人,根本不能勝任會計工作,至于是否遵循職業道德就意義不大了。因此,對會計專業知識與工作技能的培養教育,絲毫不能放松。
三、會計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一)豐富教學內容
會計專業課既抽象又有很強的理論性,需要學生有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思維分析能力才能理解知識要點。學生普遍反映在學習會計專業各門課程時,最難做到的就是理論聯系實際,而如果做不到理論聯系實際,對于學生來說,會計的理論將無法理解,或者無法透徹理解,更別說如何運用了。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地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將實踐中及報紙、雜志、網站所報道的有關案例作為教學內容,補充教材的理論知識,引導學生識別和判斷虛假會計信息,強化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會計信息正是對會計專業課的最好詮釋。一方面引導學生更多地關注身邊比比皆是的會計信息,而不是局限于書本知識,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樹立“誠信為本”的思想,通過各種案例學習職業道德的精髓,從而更好地掌握和運用一般原則。
(二)革新教學方式
1.在會計專業課的教學中運用案例教學。會計專業課程一般都是需要用案例來闡釋的課程。無論是對于會計一般原則的理解和運用,還是對比較高深的會計理論的掌握,案例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會計專業課教師要廣泛調查搜集資料,還可通過大眾化的報刊、眾多的專業刊物等,尋找適合于學生分析的案例。學生可以通過案例理解各種會計理論、概念的含義,教學效果比死記硬背要好得多。
2.開展會計專題的辯論賽。在會計教學的各個階段都可以開展會計專題的辯論賽,初級教育可以針對會計一般原則的命題開展辯論,中級和高級教育可以針對具體準則的命題進行辯論。學生樂意通過辯論這種形式積極參與到會計知識的主動學習和思考當中,尤其是對傳統觀念提出挑戰的命題,他們往往不遺余力地查找資料,力爭以充足的論據、鮮明的觀點表達自己的見解以說服對方。學生通過激烈辯論,可以深刻理解各種會計知識、會計理論的含義。
3.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活動。邀請在工作崗位做出優異成績的優秀畢業生、“校友之星”來院作報告,開座談會,具體介紹自身成長的經歷,運用大量的實例闡述自己在平凡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事跡,感謝母校為其成為一名優秀會計工作者所提供的理論和技能上的教育。啟發在校學生要夯實基礎,苦練內功,為將來勝任工作打下良好基礎。走上工作崗位后要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腳踏實地,肯從小事做起。啟迪在校生以這些校友為榜樣,注重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注重立足本職本崗、從最基層的小事做起,注重業務技能磨練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通過這些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活動,樹立專業典型,用優秀畢業生的先進典型及先進事跡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增強愛崗情感和專業自豪感。通過職業道德教育,使廣大學生明確自身的社會定位,順利地走上社會,融入社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