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劉寶香]
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工作的基本環節,也是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因此,規范會計基礎工作,是建立會計工作秩序的需要,是進一步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重要措施。
一、會計基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依法建賬執行不到位。《會計法》明確規定,各單位必須依照《會計法》辦理會計事務,依法設置會計賬簿,并保證其真實、完整。從財政部駐陜西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對設置會計賬簿的檢查情況看,一些單位未按會計制度要求設置明細賬,致使單位的會計信息得不到準確、全面的反映。
2.原始資料失真,會計核算基礎資料不實。會計核算應以經濟活動中取得的各種合法的原始憑證為依據,一些單位財務報銷制度松懈,內部控制制度不嚴,為了局部利益、小團體利益,對憑證審核不嚴,造成原始憑證不合規。
3.會計資料手續不完備。一些單位的會計人員編制的記賬憑證無原始單據或單據不全,憑證填制項目不全,會計主管、記賬、出納、復核、制單人的簽章不全。
4.會計科目使用不當。一些單位未嚴格按照《企業會計制度》正確使用會計科目,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如:2002年,某單位在“管理費用——其他”科目中列支誤餐費、中秋節費6 000元等。
5.會計賬簿沒有月計、累計,年終不結賬。如:某單位2002年有些會計賬簿均無月計、累計、年終結轉。
6.未建立財產物資定期清查盤點制度。從一些單位清產核資暴露出的問題來看,不少單位長期不進行財產清查,賬實不符現象嚴重。
7.記賬憑證和明細賬中的經濟業務摘要內容表述不準確,有些記賬憑證中的會計分錄多借多貸。
8.會計人員力量薄弱。
二、改進和規范會計基礎工作的主要措施
1.依法建賬。《會計法》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對會計基礎工作作出了詳細、具體的規定,這是做好會計工作的重要依據。因此,廣大財會人員應認真熟悉和掌握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扎扎實實地依法做好會計基礎工作。
2.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應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要培養會計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職業道德水平和法制觀念。二是要不斷加強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學習新制度、新規定,有計劃有目標地培訓一批業務骨干,關心和支持會計人員參加在職學歷教育,更新知識,提高水平。三是要培養會計人員對單位經營管理決策的參與意識,充分發揮會計人員在“決策決斷”方面的作用,為加強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
3.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建立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是貫徹執行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保證單位會計工作有序進行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要手段。一是要根據《會計法》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規定,結合單位內部管理的具體要求,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會計憑證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財產清查制度和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等各項內部會計管理制度,逐步實現單位會計工作規范化、制度化。二是要抓好各種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各種會計管理制度能否貫徹落實,是做好會計基礎工作的關鍵,因此,應建立必要的檢查和激勵制度。三是隨著經濟管理和會計工作的發展,要及時修訂和完善各項內部管理制度,使制度建設與企業改革同步進行。四是要依法設置總會計師,并嚴格履行總會計師職責。
4.建立健全會計監督體系,強化會計監督職能。對一個單位來說,加強會計監督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方面是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的自我監督。這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健全單位會計工作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并嚴格執行財務收支審批制度,保證本單位的財務收支活動嚴格按照國家財經紀律、行政法規和單位內部規章制度進行。二是建立健全單位財務的憑證審核制度。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和監督是對會計信息質量實行源頭控制的重要環節,是會計基礎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計機構內部應配備業務水平高、素質好的會計人員從事會計憑證的稽核工作,建立會計機構的自我約束機制。另一方面是要加強法人代表的監督作用。單位領導是本單位會計工作的領導者,也是保障各項財會制度順利實施的組織者,單位領導對會計基礎工作的認識如何,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直接決定本單位的會計基礎工作的水平。因此,單位領導人應當認真履行職責,組織和督促會計和相關人員不斷加強和改善會計基礎工作,從而推動單位經營管理水平和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