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在前進,知識在更新。面對會計領域更新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會計人員,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接受新知識、新技術,才能適應新形勢、新時發表展的要求。只有提升了會計人員整體的素質才能使整個會計行業有良好的工作風氣,才能抵擋住外界的壓力與誘惑,才能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才能確保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素質是人們先天具有與后天習得的一系列特點和品質的綜合。就人的素質而言,是人的體質、性格、氣質、能力、知識和品質的綜合。就會計人員來講,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素質、會計業務素質、綜合文化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五個方面。會計人員的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會計法規的貫徹執行。由于會計人員的素質不高,導致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不力,以致帶來嚴重后果的事例,在近年來屢見不鮮。因此,提升會計人員綜合素質是會計行業的一個重要課題,怎樣提升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已成為會計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現就這一問題做如下探討。
一、會計人員的現狀及社會要求
1.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現階段,我國高層次會計人才匱乏,而低學歷或無學歷的會計人員還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有的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能力不強,對政策法規的運用和業務處理不夠準確,導致業務處理的估計、判斷偏差較大,會計信息失真;有的會計人員不認真鉆研業務知識,崗位工作敷衍了事,不能履行會計人員的職責,使得單位實有財產與賬面數字相差較大;有的會計人員滿足現狀,不注重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技能,主動學習的意識十分淡薄;有的會計人員思想道德素質低、法制觀念淡薄,責任心不強,工作熱情不高,缺乏敬業精神和認真負責的科學態度。
會計工作是直接涉及國家、單位、投資者、債權人等各方面經濟利益的活動,如果會計人員的素質不高,自覺或不自覺地提供虛假會計信息,不僅會誤導投資者與債權人,使其決策失誤,而且會導致國有資產和財政收入的大量流失,擾亂國民經濟宏觀調控和市場經濟秩序,助長貪污腐化之風,使社會風氣敗壞。
2.會計改革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市場經濟就是競爭經濟、法制經濟,尤其是在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要求現代會計必須隨之轉軌變型,由報賬型向管理型、決策型轉變;由事后型向事前、事中、事后型全過程轉變;由被動型向能動型、自主型轉變;由傳統手工方法向現代高科技、網絡化、規范化轉變。?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及相關經濟領域的改革將不斷深入,新知識、新方法將層出不窮,會計人員必須學習、掌握和實施,才能適應會計工作發展的需要。
二、會計人員應具備的綜合素質
1.政治思想素質。會計人員的行為是由其思想支配的,只有正確的思想才會有正確的會計行為。在新時期,會計人員應能夠靈活運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解決實際問題。
2.職業道德素質。會計職業道德素質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人們應遵循的職業行為和規范,是調整與單位有關各方面經濟利益關系,有效實現財務會計目標和內部會計控制的目標手段,是規范會計行為的基礎。財政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規定,會計職業道德主要包括愛崗敬業、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搞好服務、保守秘密六個方面。
3.會計業務素質。會計人員應具備熟練的記賬、算賬以及會計電算化技術等操作能力,作為更高要求,還要會預測、會編制計劃、會分析、會決策等,還要有較強的獨立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主要矛盾并妥善予以解決。
4.綜合文化素質。由于市場運作往往會出現各行業相互滲透、交叉,綜合性是現代會計業務的特征之一,這一特征要求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不能只限于本專業,而是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的廣度,需要做到深廣結合。專業是分工的結果,分工越細,專業越精;專精是需要的,但專精不能孤立,專業越精,發生關系的方面也越多。如同建寶塔,塔越高,則塔的基礎應越寬,專精需要廣博的知識,專精的結果也擴大了知識,也提高了專精的水平。因此,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好比一座寶塔,塔尖部分是專業學科知識,塔的中間部分是專業學科的基礎知識,塔的下半部是應用專業性知識所需要的其他知識,如數學、外語、邏輯學、心理學等會計人員必須具備的基礎文化素質和修養。 會計論文網 www.china-k.net
5.溝通協調能力。財務部門一般是單位的綜合性管理部門,要和單位內外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因此應具備一定的溝通協調能力。具有良好的語言和文字的表達能力,能簡要、準確地陳述問題和觀點;文明禮貌、團結協作、互相支持,能正確處理好上下級之間、部門之間、單位內外的關系,樹立會計人員良好的社會形象。
三、提升會計人員素質的途徑
1.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眾所周知,美國的“安然”,中國的“瓊民源”、“銀廣夏”等財務造假事件都與會計人員缺少起碼的職業道德有關,因此,倡導會計職業道德,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并結合各項會計職業活動引導會計人員不斷加強道德的自我修養,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習慣和職業道德品質,可以促進會計人員整體素質的不斷提升。?③如果會計人員愛崗敬業,不斷提高業務技能,及時向有關經營管理者提供完整的、可靠的會計信息,將有利于加強單位的財務管理和會計監督,降低業務成本,保證有關決策的質量,從而提高單位的經濟效益。
2.加強后續教育培訓和考核。有些地方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形同虛設,只顧收費,不顧教育質量,培訓單位承擔著教學任務,同時也承擔著考核工作。由于對會計人員考核不嚴,導致了會計人員素質并未及時得到提高。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實施會計人員的考核制度。每當有新的會計理論、準則、制度和法規推出,或者財政部制定的全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科目,繼續教育應實行嚴格的考試,不能只報名,不參加培訓,更不能冒名頂替考試。繼續教育培訓應該實行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統一考試題庫、統一合格標準,考試難度適中,目的是讓會計人員提高文化業務素質。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可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由計算機隨機出題,在電腦上答題,前后左右的人所答的題目秩序是不一樣的,盡量減少作弊情況發生。各地方可根據具體情況,設立考試次數,給文化水平較低的會計人員多次的考試機會。
3.把年檢工作落實到實處。《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指出:連續三年未接受繼續教育或連續三年未按有關規定完成繼續教育時間的會計人員,由省級財政部門做出或建議做出取消其會計證、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職稱)、會計人員所在單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證書的決定。但是,這個規定的執行仍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如一些單位的會計從業人員無證上崗,或雖有會計證,但多年都沒有年檢。所以,應加強會計證的管理,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對繼續教育培訓不及格的會計人員,會計證不予年檢。保證會計人員真正具備從事會計工作的能力,保證會計證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如果在繼續教育學習中,會計人員累計幾門課程考試不及格就要被吊銷會計證,就可以督促會計人員主動、自覺地學習。就能優勝劣汰,把無法完成繼續教育、文化素質太差的會計人員堅決清理出財會隊伍。
4.促使會計人員多種方式自學。由于會計工作繁瑣,業務性強,需要有較高的業務技術水平,才能做好日常核算工作,才能對報表進行編制和分析。未來經濟發展趨勢也要求會計從業人員在知識結構、業務水平、綜合能力等方面得到進一步提高,要達到此目標,其有效的途徑是通過后續教育,比如參加夜大、函授、自考、遠程教育、電大等開放教育。一定的會計知識是會計人員進行會計核算、監督經濟活動的基礎。管理部門可出臺一些激勵措施,大力支持會計人員通過各種形式自學,了解和掌握國家財經法規及審計、稅務、統計、電算化及經營管理方面的知識,參加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對取得財會專業學歷和獲得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財會人員,給與精神和物資的獎勵。“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對于會計人員來說,自身的不懈努力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
5.實行會計崗位定期輪換制度。會計人員較長時間內從事某一具體的崗位工作,有其連續性和熟練性等特點,但這樣做不利于會計人員全面熟悉和掌握各個崗位的業務。應定期對內部崗位分工進行輪換,使會計人員在各個不同的業務崗位上都得到實踐的機會,促進相互交流,提升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
6.發揮會計學會的輔助作用。會計學會是一個由專家、教授、財會工作人員、專業教師、研究人員等組成的研究財會科學的群眾學術團體。學會一定要團結和組織各條戰線廣大的財會人員,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積極開展財會科學理論研究,積極組織有關的學術交流活動,舉辦專題報告會、宣講會、培訓班、學習班,組織會計知識大賽等,通過一系列宣傳活動擴大會計工作社會影響,提升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7.融合網絡的各種信息交流。隨著科學的發展,網絡信息的交流日益廣泛,會計人員可依托網絡環境,進行會計經驗交流,如通過QQ群、“會計論壇”等方式相互探討會計知識,交流會計經驗和集思廣益,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