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企業一般采用“總部——分公司——項目部”三級管理模式,并實行項目經理承包制。在總部與下級分公司或項目部之間,一般建立利潤或凈收益承包制。在財務上,與之匹配實行三級核算,分公司或項目部成為會計報告主體,它們有獨立的銀行賬戶,可以直接對外實現收支結算和債權債務的清償。作為非法人資格的分公司或項目部,一方面擁有工程結算收支和產生經營性債權債務的權力,另一方面,所發生的經濟與法律風險卻由總公司的法人來承擔,這種體制安排,客觀上造成施工企業資金分散、結算成本高、整體資金效率低下和風險預警的滯后等財務管理問題。
為此,施工企業運用信息、銀企一體化和網銀等現代結算技術,導入并開發應用資金管理系統,實行資金集中和集權管理,具有現實意義。
一、施工企業資金集中管理的目標
實行資金集中管理,目的是設計一種上下溝通機制,運用系統進行分界,重新劃分總部與下級單位之間的資金管理權限。通過合理的統籌,調劑不同會計報告主體間的資金余缺,減少運營風險,使整個企業資金管理高效有序、動態平衡。其目標如下:
(一)實現資金運營的集約透明
分公司或項目部分散在不同區域,允許它們作為會計報告主體,獨立開設賬戶,這在傳統銀行結算條件下,減少跨地區工程收支結算和債權債務清償的財務成本的較好方法。但也造成了企業資金分散在不同地區的不同開戶行的賬戶中。一個公司往往開設了數百、上千個賬戶,資金的監控成本極高。快捷的網銀、網上結算和在授權分權下的資金集中,可以將分散開戶的資金,統一在一個系統內,從而實現集約、透明的運營。
(二)調劑資金余缺
在分散管理下,不同會計報告主體間存在資金盈缺不均,資金短缺的分公司或項目可能面臨融資壓力,而資金充裕的分公司或項目部則可能弱化應收款催收動力,從而使總體的資金預測與控制失去依據。資金集中,也是信息的集中,可以動態的解決同一公司內部不同主體間的余缺。會計論文網 www.china-k.net
(三)簡化財務對賬工作
分公司和項目部越多,在傳統核算體制下,面臨的內部賬戶間的對賬越多。在手工對賬模式下,任何其中一個環節或一個主體的差錯,都會導致對賬失敗。運用信息技術,在資金集中管理下,可以實現不同權限賬戶間的自動對賬,從而簡化人工對賬,提高財務核算的準確性。
(四)建立和增強自我管理能力
資金集中管理,不僅解決公司內資金的分散運營,還可以為建立自我管理提供幫助。在傳統資金管理模式下,收支和債權債務的清償,均需依賴銀行傳輸單據和按期對賬提供信息,企業往往不能及時、完整、準確的獲得資金信息。導入資金集中管理系統,可為企業建立敏感捕獲資金信息的檢測手段。
(五)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導入資金集中管理系統實行資金集中管理,可以幫助施工企業解決現行核算模式下資金管理中的突出問題:一是減少結算的時間。總部可以隨時掌握資金到賬時間和實時監控分公司或項目部付款的審批,減少資金的在途時間;二是避免內部交易引致的不必要的關聯交易稅收負擔。在總部與分公司、項目部之間建立內部的資金結算系統,可以在發生內部交易時,通過內部往來的對沖,實現余額結算制,從而減少資金占用和內部債權債務的形成,減少內部資金往來導致的關聯交易稅收定價負擔。資金的集中管理,旨在提高總部對貨幣資產的控制,實時掌握資金運向,進而提高企業整體的資金效率。
二、施工企業資金集中管理的內涵
施工企業實行資金集中管理,是要將分公司或項目部獨立享有工程收支和形成經營性債權債務及清償的權力,通過一定的分界,改由總部直接控制,這種控制,是資金流、審批流、結算流和風險與收益的集中。施工企業在資金管理方面改革傳統的分散管理模式,運用現代計算機軟件系統,借助網絡平臺,利用網上銀行和電子支付等手段,實現資金集中統一,包括資金計劃、收支控制、資金調劑、動態分析等的系統化管理體系。從施工企業管理特征分析,資金的集中管理,可劃分為兩個層次:總部管理和分公司、項目部管理。根據授權不同,分別承擔不同的資金管理職能。從財務特性分析,資金的控制過程包括三個層級:計劃分析、業務運營、財務核算。如圖所示:
首先,集中管理包含了資金計劃管理。總部需要通過對各分公司、項目部所涉及的工程收支入單項目、債權債務的資金,進行計劃管理。包括:(1)計劃設計。即編制資金計劃和層面所要包含的各項指標及其填制方法;(2)計劃編制。各層面根據總部統一的方法和時間,編制某一會計期間的資金計劃;(3)匯總審批。各分公司、項目部編制的資金計劃通過系統匯總成企業的計劃并經一定的管理層審批后執行;(4)執行分析。計劃可能面臨調整,針對計劃執行情況的分析,可根據實際經營情況作出調整。因此,計劃管理也包括了對計劃本身的修正。同時,總部可以通過對現金流的監督和預測,實現對企業主要經營活動的控制,資金集中管理加強了總部對企業整體資金存量、流量、內外部結算比、計劃與執行差異等的分析。
其次,集中管理包含了對業務運營過程的控制。依托銀行的網銀系統,建立跨行跨地區的資金集中管理系統和結算平臺,利用銀行資源和營業網點,為分布在不同地區的分公司、項目部提供結算服務。其主要內容包括:(1)賬戶管理。企業總部和各分公司、項目部設立統一的結算賬戶。分公司、項目部賬戶的設立,需經總部的授權和審批,總部的系統可以隨時查詢、調動和限制各分公司、項目部的資金賬戶;(2)結算流程。系統內使用統一的資金收支、債權債務清算流程;(3)審批稽核。總部對各分公司、項目部的資金收支進行實時的監控,這種監控通過事前審批和事后稽核實現;(4)數據傳遞。各分公司、項目部每一筆涉及資金流動業務的發生,都通過系統即時傳遞到總部,從而實現信息流與現金流的等效。上述功能,在系統內部數據傳輸時,可通過企業的資金系統與銀行網銀系統的無縫對接和數據安全認證,實現資金管理的安全與效率。
最后,集中管理包含了集中會計核算。資金結算的集中是會計處理方法在資金管理中的體現,從憑證審核、賬務劃轉到會計記錄都在會計體系解決。資金結算在會計核算系統內自動完成。在會計系統內,對涉及資金的會計處理、科目設置、憑證分類和編制以及核算方法和資金報表的編制,都依據統一的會計政策。一定意義上說,集中管理就是體現了制度和內部處理方法的統一。
三、選擇合適的資金集中管理方法
資金集中管理方法的選擇,體現了總部與分公司、項目部之間的集權與分權,應當根據公司的經營特點和資金運營規律來決定。高度集權的資金控制,有助于提高總部的控制力和統一調配能力,但不利于調動各分公司、項目部的積極性。在管理上過分依賴總部,若配套不到位,可能降低整個企業的市場反映能力;相反,過分分權的資金控制,又可造成資金分散、使用效降低、財務成本提高等缺陷。根據管理的集權與分權的不同程度,大體可以采取以下四種不同的方法。
(一)統收統支法 會計論文網 www.china-k.net/
統收統支是指企業的所有資金收支和債權債務清算,都集中在總部,資金的使用、決策和融通權集中在總部。各分公司、項目部均不單獨設立結算賬戶。如圖:
(二)收支兩條線法
收支兩條線的操作思路是,各分公司、項目部,可以在當地銀行開設子賬戶;總部開設主賬戶。子賬戶可根據授權,分別收、支功能開設,也可以收支合一開設;子賬收款時,通過網銀系統上劃到主賬戶,實際不擁有資金;付款時,子賬戶開戶單位,通過系統向主賬戶委托,主賬戶根據審批后向子賬戶下撥資金及指付令實現向外支付;內部債權債務清算時,收付只在主賬戶內實現,并不真正在子賬戶中劃轉。在收支兩條線下,子賬戶的資金僅表示分公司、項目部可用資金,并不是實際擁有的資金。如下圖:
(三)集中監控法
在監控法下,各分公司、項目部以一定方式定期向總部報告資金收支和債權債務清算情況,總部只對各分公司、項目部的資金計劃、使用方向和現金流量進行一定的控制,并不實質干預分公司、項目部的業務經營。如圖:
(四)不同方法的比較
施工企業根據不同的經營特點和內部管理需要,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資金集中管理,在確定總部與分公司、項目部在資金管理中的權限和評價集權、分權的程度中,不同方法的資金集中管理有不同的優劣和適用特質。
(五)余額控制法
余額控制法根據總部授權度不同,分為總量控制和余額控制兩種。在總量控制下,根據分公司、項目部經營規模確定子賬戶可用資金額度。超過額度部分的收款劃入主賬戶;不足的付款向主賬戶申請劃撥;在余額控制下,當超過余額的收款發生時,收款劃入主賬戶,當發生低于余額付款時,向主賬戶申請劃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