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無形資產理論研究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十六大報告”指出:“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無形資產理論研究需要有主題,研究的主題要具有時代性。我國學者要準確地把握契機,開展對無形資產理論時代性主題的研究。筆者認為,無形資產理論研究的主題要具有時代性。無形資產理論研究時代性主題是多元的,主要有無形資產的科學發展、無形資產的界定、無形資產系統要素、知識產權和無形資產規范國際化等。
【關鍵詞】時代性;主題;無形資產理論;無形資產規范國際化
一、與時俱進的無形資產理論研究時代性主題
什么是主題,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稱謂。我國古代,在文獻中與主題含義相同或相近的是“志”、“道”、“意”、“主意”、“義”、“理”、“旨”、“主旨”、“主腦”等。如:“詩言志?!保ā渡袝罚啊兑住啡眨骸奶煜轮畡诱叽婧蹀o?!o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保▌③摹段男牡颀垺罚胺蛭模瑐鞯蓝餍囊??!保ㄍ跤碣浮洞饛埛鰰罚盁o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保ㄍ醴蛑督S詩話》)“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蔽之。擴之則為千萬言,約之則為一言,所謂主腦者是也。”(劉熙載《藝概》)“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腦。主腦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李漁《閑情偶寄》)①“五四”時期,白話文運動興起后,“意”被“全文大意”、“中心思想”所代替。隨后,有的仍沿用“主旨”,而人們一般采用“主題”或“中心”這個稱謂。
主題是對客觀事物主要內容的認識所表達的基本思想或基本觀點。主題多種多樣,按照主題內容性質不同,可分為各方面的主題,如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主題;按照主題內容任務不同,又可分為各種各樣的主題,如“和諧主題”、“發展主題”、“改革主題”、“開放主題”、“管理主題”、“誠信主題”、“環境主題”、“創新主題”等等。無形資產理論研究要有主題,反映研究的主要內容或主要問題。
無形資產理論研究的主題要具有時代性。時代是當前所處的時代,它是當前國家所處的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科技、法律等環境下發展的綜合狀態和趨勢。主題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主題,體現了當時的時代要求,具有時代性。我國進入21世紀,面臨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在國際上,和平、發展、合作成為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同時,國際環境復雜多變,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國仍將長期面對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占據優勢的壓力。在國內,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日趨完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不斷加強,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已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我們要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無形資產理論研究主題要體現時代性,必須從客觀實際出發,從發展趨勢出發,從全局出發,審時度勢,把握時代的主題,抓住時代的本質、主流和基本趨勢,研究現時代的實際問題,不斷回答時代提出的重大問題,不斷豐富和發展無形資產理論。
二、無形資產理論研究時代性主題的多元性
我國當前正處于21世紀的頭10年,正值“十一五”時期?!笆晃濉睍r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為:和平、發展、合作成為當今時代的潮流,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笆晃濉睍r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是: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取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階段性進展。為此,需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深化體制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并因反映不同方面的要求而有不同的主題,如經濟建設主題、改革開放主題、科學發展主題、社會和諧主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主題等。
無形資產理論研究需要在現時代的大背景下,有反映時代要求的主題,使無形資產理論研究的主題具有時代性。無形資產理論研究需要從不同方面反映時代的要求,也就是圍繞現時代的主題開展無形資產理論研究。這就體現了無形資產理論研究時代性主題的多元性。與我國現時代主題相關的無形資產理論研究的問題主要有:
(一)無形資產科學發展
會計理論怎樣發展?在2003年10月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蔽覀円獔猿忠钥茖W發展觀為指導,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發展無形資產理論。
以人為本的概念在無形資產領域,就是以從事無形資產事業的人員為本,全面尊重他們的理念、首創精神、人格、權利、職責和實踐(工作),依靠他們積極開展無形資產理論研究。
全面發展無形資產理論,就是要著眼于無形資產各個方面的理論發展。無形資產是一個系統,是由各部分相互聯系、相互制約而組成的有機整體。無形資產系統是多樣性統一的系統,可以從不同方面去研究和揭示這個系統。從無形資產整體方面發展無形資產概念、對象、性質、作用、分類等理論;從無形資產結構要素發展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商譽和其他無形資產的理論;從無形資產管理職能發展無形資產的會計、審計、統計、開發、經營、評估、規范、保護、監督和戰略等理論;從無形資產管理過程發展無形資產的預測、決策、計劃(預算)、控制、檢查、考核和分析等理論,以及發展無形資產方法(工作方法、研究方法)等。
協調發展無形資產理論,就是要與無形資產環境的發展變化相適應的發展。協調發展無形資產理論包括:無形資產理論發展與無形資產所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環境發展變化相適應;無形資產理論發展與其他科學(無形資產學科與自然學科的結合,無形資產學科與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結合)發展相適應;無形資產理論發展在無形資產理論各構成部分之間的協調發展,無形資產基礎理論與無形資產應用理論、無形資產開發理論(或無形資產體制理論)之間的協調發展。
持續發展無形資產理論,就是無形資產理論隨著客觀事物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要使無形資產理論得到持續發展,需要重視無形資產基礎理論建設,與時俱進地發展無形資產理論,創新、發展無形資產理論。
(二)無形資產界定
無形資產界定的是有關無形資產的概念,即什么是無形資產?迄今還沒有一個共同的認識。人們對無形資產的認識有一個過程。隨著科學技術發展、經濟增長、社會日益進步,其概念的內涵(特征)和外延(范圍)會不斷地發生變化,相應人們也有不同的看法,在學術界,有關無形資產概念的定義有20多種②。財政部2006年2月15日發布并于2007年1月1日施行的《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又引起了人們關注無形資產界定的熱潮。
《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薄百Y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準:1.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并能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于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2.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雹墼凇镀髽I會計準則——應用指南》中規定“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雹?
新《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有關無形資產的定義比原無形資產定義有了變化。1992年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而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等?!雹?001年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規定:“無形資產,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無形資產可分為可辨認無形資產和不可辨認無形資產。可辨認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不可辨認無形資產是指商譽。”⑥《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規定:“無形資產,是指特定主體所控制的,不具有實物形態,對生產經營長期發揮作用且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雹?
《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有關無形資產的定義,與國際上比較有所接近或基本一致。如英國會計準則委員會將無形資產定義為:“無形資產指無實物形態、性質上屬于非貨幣性的固定資產?!保ā渡套u和無形資產(討論稿)》)⑧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1998年10月1日發布的《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無形資產》指出:“無形資產,指為用于商品或勞務的生產或供應、出租給其他單位、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資產?!雹豳Y產,指由于過去事項而由企業控制的、預期會導致未來經濟利益流入企業的資源?!秶H評估準則——國際評估指南四——無形資產》中對無形資產的定義為:“無形資產是以其經濟特性而顯示其存在的一種資產,無形資產無具體的物理形態,但為其擁有者獲取了權益和特權,而且通常為其擁有者帶來收益?!雹?
以上各種認識可以歸納為如下幾種觀點:1.資產論,認為無形資產是一種資產或長期資產;2.固定資產論,認為無形資產是一種固定資產;3.權利論,認為無形資產是一種權利;4.資源論,認為無形資產是一種資源。以上對無形資產認識的4種觀點,反映了人們從不同方面或在不同階段對無形資產的認識。要確定什么是無形資產,還需要對各種無形資產的認識進行比較與分析。 會計論文網 www.china-k.net
對無形資產概念各種定義相同和基本相同的地方是:1.無形資產是沒有實物形態的;2.無形資產是一種非貨幣性資產;3.無形資產能帶來高收益;4.無形資產是獲得的某種權利;5.無形資產是所有者持有的;6.無形資產是一種固定資產;7.無形資產是一種經濟資源;8.無形資產具有某種功能。不相同的是:1.無形資產能長期使用;2.無形資產是以知識形態存在的;3.無形資產是可以辨認的;4.無形資產包括的內容不完全相同。
各家對無形資產概念定義存在的異同,既表明各家對無形資產的不同認識,也表明各家對客觀存在的當代經濟發展、科技水平和經濟管理要求的不同認識。要科學界定無形資產概念,還必須對其構成要素進行分析,能區別于其他事物的要求來確定,就其內涵能揭示無形資產的本質或特征,外延能確定無形資產的范圍,從這兩個方面作出概括,進行科學的界定。同時,還必須明確以下問題:1.無形資產是否必須是可辨認的。有人主張,無形資產應是可辨認的,以可辨認性來區別是否是無形資產,能辨認的是無形資產,不能辨認的不是無形資產。按此種主張,商譽不是無形資產。事實上,商譽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甚至是巨額利潤。因此,不能以可辨認性來區別是否是無形資產,可辨認的如專利權等是無形資產,不可辨認的商譽也應是無形資產。2.無形資產是不是要以知識形態存在。無形資產中的知識產權,如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等是以知識形態存在的,而其他的無形資產如土地使用權和特許權等并不是以知識形態存在的,因此,知識形態不是確定無形資產的必要條件。3.無形資產是不是要能以貨幣進行計量。有人認為,凡是無形資產必須能以貨幣進行計量,不能進行貨幣計量的就不是無形資產。這樣一來,能否以貨幣計量成了確認無形資產的必要條件。我國財政部規定納入會計核算的無形資產,都是能進行貨幣計量的。然而,事實上,還有一些未納入財政部規定會計核算的無形資產如專有技術中的設計資料、圖紙、數據、資料索引、技術規范、工藝流程、配方、秘方、技巧、訣竅、計算公式等,經營秘密中的管理方法、管理數據、管理系統、專家網絡、營銷網絡、客戶名單、銷售方法等,雖沒有或不必要進行貨幣計量,但這些內容都需要按照無形資產的要求進行管理。因此,是否能進行貨幣計量不是確定無形資產的必要條件。4.無形資產是不是一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是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是無形固定資產的簡稱。無形資產與固定資產雖有相同的性質:都由企業所控制,為經營活動服務;都能為其所有者帶來預期的經濟利益;都是將價值逐漸地、部分地轉移到產品成本中去;都是在購入時作為資本性支出,但是,無形資產與固定資產有明顯的區別:一是兩者存在的形態不同,無形資產是無形的,主要是以知識形態存在的,而固定資產是以實物形態存在的;二是兩者作用的方式和范圍不同,無形資產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方面起著主導作用,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無形資產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固定資產主要是勞動手段,在生產過程中起著影響或改變勞動對象的作用。因此,無形資產已從傳統歸屬固定資產而分離為單獨的一種資產形態。5.無形資產是資產(非貨幣)或資源和權利。無形資產是一種非貨幣性資產,具有資產的性質。資產是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無形資產既是一種資產、資源,也是一種獲取的權利。
在對以上問題討論的基礎上,無形資產概念的定義可以表述為:無形資產是指一定主體擁有、沒有實物形態、長期使用、預期會帶來經濟效益,并獲得一定權利的非貨幣資產。這說明:1.無形資產是一定主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擁有;2.無形資產沒有實物形態;3.無形資產由一定主體長期使用于各個方面;4.無形資產預期會帶來經濟效益;5.無形資產是獲得的一種權利;6.無形資產是一種非貨幣資產。需要指出的是,無形資產是一個經濟社會范圍的概念,無形資產不等于就是企業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既有企業無形資產,還有事業單位無形資產、城市無形資產、地區無形資產、國家無形資產等。
?。ㄈo形資產系統的構成要素
無形資產是一個系統,它由哪些要素構成還需要討論。2006年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規定:“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睙o形資產系統是否就由這6種無形資產所構成呢?無形資產系統法定要素的“法定”是相對的,與無形資產相關的法很多,這里僅指由我國財政部頒發的《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所規定的無形資產。此外,還有國際上有關規則對無形資產的規定。
從國際上的有關規定和資料來看,1967年簽訂的《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第2條指出:“知識產權包括:(1)關于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權利;(2)關于表演藝術家的演出、錄音和廣播的權利;(3)關于在人類一切領域內發明的權利;(4)關于科學發現的權利;(5)關于工業品外觀設計的權利;(6)關于商標、服務標記、廠商名稱和標記的權利;(7)關于制止不正當競爭的權利以及在工業、科學、文學或藝術領域內其他—切來自智力活動的權利?!鄙鲜觯?)指版權;(2)指版權的鄰接權;(3)指發明(含實用新型)專利權;(5)指外觀設計專利權;(6)指商標權及其他標記權。這幾項已為各國立法公認,是受法律保護的知識產權。上述(7)指防止不正當競爭權,是特殊的知識產權;(4)指科學發現權,迄今未被各國承認是一種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無形資產的主要構成內容。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1998年10月1日發布的《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無形資產》,從其1、2、5、8、15、16、108等條的規定中,大致反映出無形資產的內容包括:(1)商標名稱;(2)報刊刊頭;(3)計算機軟件;(4)許可證和特許權;(5)版權、專利和其他行業性的財產權、服務和經營權;(6)處方、配方、模型、設計和樣板;(7)金融資產;(8)保險公司與保單持有人之間簽訂的合同,抵押服務權、捕撈許可證;(9)遞延所得稅資產,雇員福利所形成的資產;(10)融資租賃而持有的無形資產:電影、錄相、戲劇、手稿、專利權和版權等項目的許可證協議中的權利;(11)企業有受法定權利保護的,因培訓形成、能導致未來經濟利益、有技術長進的一組熟練員工;(12)有法定權利保護或其他方式控制的,企業擁有的客戶名單、客戶組合、客戶關系、客戶信賴、市場份額、進口配額;(13)礦產權,以及礦產、石油、天然氣和類似非再生性資源的勘探支出或開發和采掘支出;(14)企業合并中形成的商譽等。其中(1)和(2)屬于商標權;(3)和(5)中版權屬于著作權;(4)、(5)中其他行業性的財產權、服務和經營權;(6)屬于專有技術;(8)、(10)和(13)屬于特許權;(11)屬于人力資源;(12)屬于經營秘密;(14)是商譽。需要研究的是(7)金融資產和(9)遞延所得稅資產、雇員福利所形成的資產是不是無形資產。
在《與貿易相關的知識產權協定》中,提出需要保護的知識產權除一般內容之外,還有計算機程序、數據庫或其他資料、地理標志(也稱原產地標記)、集成電路的布圖設計和未披露信息等。其中:計算機程序屬于著作權;數據庫或其他資料屬于專有技術;地理標志(也稱原產地標記)和集成電路的布圖設計屬于無形資產;未披露信息屬于經營秘密。
此外,在討論中和有關規則中還提出了其他無形資產的要素,主要有:智力資本,職工隊伍,國家形象,勞動力組合,計算機軟件及網絡技術,縮微膠片,經濟統計數據,廣告材料,優惠融資,優惠合同,分銷,包銷,生產和銷售系統,供銷網絡,核心儲戶基礎,失業評價,域名權(網址),電波頻率使用權等。
對規定的和提出的各種無形資產項目要有確認的標準。
我國會計準則確認無形資產的標準。會計核算無形資產確認是指將符合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作為企業的無形資產加以記錄并將其列入會計核算的過程。我國會計準則關于無形資產的確認標準是:在滿足資產的條件下,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1.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2.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社會確認無形資產的標準。社會無形資產確認是指將符合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項目,作為社會各單位(企業、事業和其他單位)的無形資產加以核算(會計核算、統計核算和業務核算)和管理的過程。社會確認無形資產的標準是:1.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2.滿足3個條件。這3個條件是:(1)該資產是一種資源,對社會是有用的;(2)該資產是預期會帶來經濟效益,對社會是有經濟利益的;(3)該資產是獲得的一種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社會確認無形資產的目的在于通過確認為社會的無形資產,以便納入社會各單位的核算與管理,發揮社會效益,促進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對規定的和提出的各種無形資產項目,在按照我國會計準則無形資產確認標準確認的基礎上,又按照社會無形資產確認標準進行確認。筆者初步認為,無形資產一般可以包括:專利權,發現權,科學技術進步成果權,植物新品種權,專有技術,經營秘密,商標權,商號,地理標志,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商譽和人力資本(人力資源)等15種。
以上說明,無形資產系統構成要素顯然不只是我國財政部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中規定的“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只是納入會計核算的6項內容,未納入會計核算的無形資產不能說不是無形資產,而是社會無形資產。
?。ㄋ模┲R產權發展
知識產權亦稱智力成果權、精神產權、智慧財產權,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它組織,從事智力創造性活動所取得智力成果依照法律享有的權利。知識產權包括:專利,發現權,科學技術進步成果權,植物新品種,技術秘密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商號權(廠商名稱權),著作權(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地理標志,制止不正當競爭權,未披露過的信息的保護(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是無形資產系統的核心內容。
知識產權就是財富,知識產權就是實力。在科學技術和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條件下,知識產權發展的趨勢是:
1.知識產權國際化趨勢。隨著通信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自動化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等的迅速發展,知識產權國際化趨勢將進一步加強。國際社會正在努力突破法律上的地域性,使知識產權具有全球統一性,并提出了“世界專利”概念,簡化多國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的程序,擴大地域性,逐步實現國際一體化。網絡的國際性沖擊著傳統知識產權的地域性,使得享有著作權的作品可以同時在全世界獲得。知識產權國際化趨勢在加強。
2.知識產權地區強化趨勢。在知識產權國際化趨勢的同時,地區性的知識產權合作與協調在加強。一些國家為了自身共同的經濟利益,在一定地區范圍內組織地區性的經濟集團發展經濟關系,維護經濟利益,相應地,也建立了一些地區性的知識產權組織,如歐洲專利局、非洲知識產權組織、安第斯組織等,以維護地區經濟利益和促進經濟的發展。如歐盟,隨著歐洲統一市場的形成,歐盟先后頒布了《關于數據庫保護的指令》、《關于出租權保護的指令》、《關于著作權保護期的指令》,以便協調歐盟范圍內的知識產權制度和維護其經濟利益。
3.知識產權貿易化趨勢。知識產權與當代經濟貿易的關系日益密切。以知識產權轉讓、許可為主要形式的無形商品貿易大大發展。在國際貿易中,一些發達國家已將知識產權貿易作為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重要內容,并使知識產權問題成為經濟、科技和外交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論文網 www.china-k.net/
4.知識產權制度完善化趨勢。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制度自19世紀末誕生以來,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已在不斷完善中。國際知識產權制度的推行和實施,推動了各國知識產權制度的發展和國際化的進程。《與貿易相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的生效和實施,使當代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制度更加完善。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逐步建立知識產權制度,是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時期;從20世紀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是知識產權制度的完善時期;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現在,是知識產權制度發展變革時期。為適應知識產權立法的國際化趨勢和WTO的要求,我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也在不斷完善。
?。ㄎ澹o形資產規范國際化
在財政部發布并施行《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以后,不少人指出,這是企業無形資產會計準則與國際無形資產會計準則的趨同,使得我國無形資產會計的確定、計量和報告同國際會計準則的規定趨于一致,充分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要求,有利于我國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促進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需要指出的是,我國無形資產會計準則與國際無形資產會計準則的趨同只是無形資產規范中的一部分,有利于推動無形資產規范整體的國際化。
經濟全球化必然引起規范的國際化,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全球化影響下的無形資產國際化,需要建立與國際無形資產通行規則相協調的國際無形資產規范即無形資產規范國際化。無形資產規范國際化是指世界的各個國家和地區在彼此承認和尊重主權獨立的前提下,在無形資產規范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與無形資產的國際法、區域法等相協調的發展過程。無形資產規范國際化是一個動態的法律滲透、融合和協調的過程。
無形資產國際通行規則即國際無形資產規范是由有關公約(條約、協定)、國際組織規章、慣例組成的。主要包括國際、地區和國家間的《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國際承認用于專利程序的微生物保藏布達佩斯條約》、《保護植物新品種國際條約》、《國際專利分類斯特拉斯堡協定》、《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保存海牙協定》、《建立外觀設計國際分類洛迦諾協定》、《歐洲專利公約》、《歐洲共同體專利公約》、《中美洲工業產權協定》、《關于修訂〈建立非洲——馬爾加什工業產權局協定〉及建立非洲知識產權組織的協定》、《卡塔赫那協定》、《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商標注冊條約》、《制裁在商品上標示虛假或欺騙來源的馬德里協定》、《保護原產地名稱及其國際注冊里斯本協定》、《為商標注冊目的而使用的商品與服務國際分類的尼斯協定》、《建立商標圖形國際分類維也納協定》、《保護奧林匹會徽內羅畢條約》、比、荷、盧《統一商標法》、《歐洲經濟共同體統一商標條例》、《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世界版權公約》、《保護表演者、錄音制品制作者和廣播組織的國際公約》、《保護錄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經許可復制其錄音制品日內瓦公約》、《播送由人造衛星傳播載有節目信號布魯塞爾公約》、《關于集成電路的知識產權條約》、《避免對版權提成費重復征稅馬德里多邊條約》、《科學發現國際登記日內瓦條約》、《與貿易相關的知識產權協定》、《國際技術轉讓行動守則(草案)》等。
無形資產規范國際協調是經濟全球化的結果。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主權國家基于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一方面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并簽訂和批準有益于維護成員國共同利益的國際公約,承諾在某些領域的讓步和妥協,以維護國際經濟秩序的穩定;另一方面,要調整或改革本國相關的無形資產法規,以有利于本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無形資產規范國際協調的內容,主要是無形資產法規體系的內容,包括無形資產法律、國務院無形資產行政法規、地方無形資產行政法規和無形資產規章。無形資產法規國際協調有三種做法:一是“直接適用”(直接利用),國家批準或加入某一國際公約后,該條約即可直接適用于國內而無須再進行相應的國內立法,即國際組織的條約、規章轉變為國內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規則,為國內所接受;二是“轉化適用”(改造利用),國家批準或加入某一國際公約后,該條約的內容必須在國內制定相應的法律等,將其轉化為國內法;三是“轉化適用”和“直接適用”兼用,國家批準或加入某一國際公約后,根據條約內容的不同性質,分別采用“轉化適用”或“直接適用”。
我國無形資產法規國際化主要是按照與國際無形資產通行規則相協調的要求,對現有的無形資產法規進行修訂和建立新的無形資產法規。我國近幾年按照與國際無形資產通行規則相協調的要求,對無形資產有關法規特別是對知識產權法規進行了修訂,基本上實現了與國際無形資產通行規則相協調的要求。這些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專利代理條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關于電子專利申請的規定》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細則》、《馳名商標認定和管理暫行規定》、《關于對外貿易中商標管理的規定》等;《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實施國際著作權條約的規定》、《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電子出版物管理暫行規定》、《錄音錄像出版物版權保護暫行條例》、《音像制品管理條例》、《實施國際著作權條約的規定》、《出版管理條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等;《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中國互聯網絡域名管理辦法》、《農業植物新品種權代理規定》、《特殊標志管理條例》、《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等。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我國將繼續按照與國際無形資產通行規則相協調的要求,對現有的無形資產法規進行修訂和建立新的無形資產法規,使無形資產規范國際化不斷得到完善。
三、把握無形資產理論研究時代性主題的契機
無形資產理論的研究主題要具有時代性,需要把握歷史進程中的契機。一般來說,把握無形資產理論研究時代性主題的契機主要有:
?。ㄒ唬闹卮髸h中提煉主題
黨和國家的重大會議,其內容對無形資產事業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為無形資產事業的發展指明方向,是無形資產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黨和國家的重大會議很多,主要有: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1982年,中國共產黨的十二次代表大會,在《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的報告中提出歷史性的轉變和新的偉大任務;1987年10月,中國共產黨召開十三次代表大會召開,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1992年10月,中國共產黨的十四次代表大會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7年9月,中國共產黨的十五次代表大會提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2002年11月,中國共產黨的十六次代表大會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并提出社會更加和諧是我們黨要為之奮斗的一個重要目標。要從這些重大會議提煉出無形資產理論研究的主題。
?。ǘ闹卮髴鹇灾刑釤捴黝}
中國共產黨的十六次代表大會提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睂崿F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改善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2003年10月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營造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體制環境?!眲撔氯瞬殴ぷ鳈C制,培養、吸引和用好各類人才。以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為主體,建設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從國家重大戰略提煉無形資產理論研究的主題。
?。ㄈ闹卮蠓ㄒ幹刑釤捴黝}
我國有關無形資產規范的法規和國際有關無形資產規范都很多,如前文“無形資產規范國際化”中所列舉的各種無形資產規范。 會計論文網 www.china-k.net
從這些重大無形資產法規中提煉無形資產理論研究的主題。
(四)從重要理論中提煉主題
1997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代表大會提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大會報告指出: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在跨越世紀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用鄧小平理論來指導我們整個事業和各項工作。這是黨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不可動搖的結論。2002年11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大會報告指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必須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10月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和原則”部分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各方面工作。要從這些重要理論中提煉無形資產理論研究的主題。
(五)從重大改革中提煉主題
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各方面改革。如1984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1993年11月14日中國共產黨的第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提出: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推動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深化體制改革,促進技術創新和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等;1999年9月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03年10月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深化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制改革,提高國家創新能力和國民整體素質;200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等。從這些重大改革決定中提煉無形資產理論研究的主題。
注:
?、俎D引自:劉孟宇,諸孝正.寫作大要(第四版)[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7:32。
?、谟谟窳郑疅o形資產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21~25。
?、壑腥A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制定:《企業會計準則2006》[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28。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發布,企業會計準則編審委員會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6:46。
⑤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1992年11月30日發布。
?、拗腥A人民共和國財政部2001年1月18日發布。
?、咧袊詴嫀焻f會《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2001年7月23日。
⑧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會計司編:《具體會計準則(征求意見稿)》第一輯,1995年版第29頁。
?、帷秶H會計準則第38號一無形資產》.《會計研究》,1999:8。
?、庵袊Y產評估協會.國際評估準則[M].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57。
【主要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制定.企業會計準則2006[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發布,企業會計準則編審委員會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6.
[3] 與貿易相關的知識產權協定,新編知識產權法律手冊[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
[4] 于玉林.無形資產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