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就金融互換的特點、種類及其功能進行了較為詳盡的探討,并對我國開展金融互換市場的必要性進行分析,以期達到控制我國金融風險的效果。?
【關鍵詞】金融互換;互換市場;風險控制? ?
金融互換是指互換雙方達成協議并在一定的期限內轉換彼此貨幣種類、利率基礎及其他資產的一種交易?;Q在本質是一種遠期合約,它是建立在交易雙方有差別的同類基礎資產之上。?
1 源起于歐美市場的金融互換品種?
(1)平行貸款。
由于國際收支惡化,英國實行外匯管制并采取了對外投資扣稅的辦法,以控制資金的外流。于是一些銀行為了滿足企業逃避外匯管制的需要,推出了平行貸款(Parallel Loan):兩個母公司分別在國內向對方公司在本國境內的子公司提供金額相當的本幣貸款,并承諾在指定的到期日各自歸還所借貨幣。平行貸款既可滿足雙方子公司的融資需要,又可逃避外匯管理,因此深受歡迎,但平行貸款存在信用風險問題,這是因為平行貸款包含兩個獨立的貸款協議,他們分別具有法律效力,其權利和義務不相聯系,當一方出現違約時,另一方不能解除履約義務。這種融資方式的主要優點是可以繞開外匯管制的限制,不會發生跨國界的資產轉移。但運用這種方式融資,需要有兩個母公司,兩個子公司,而且雙方需要融資的數額相同,并且都愿意承擔所包含的信貸風險。
?。?)背對背貸款。
背對背貸款(Back to Back Loan)是為了解決平行貸款中的信用風險問題而產生的。它是指兩個國家的公司相互直接貸款,貸款幣種不同但幣值相等,貸款到期日相同,各自支付利息,到期各自償還原借貸貨幣。背對背貸款盡管有兩筆貸款,但只簽訂一個協議,協議中明確若一方違約,另一方有權抵消應盡的義務,這就大大降低了信用風險,向貨幣互換邁進了一大步。但是,背對背貸款涉及跨國借款問題,存在外匯管制問題。因此,背對背貸款只是在1979年在英國取消外匯管制后才作為一種金融創新工具而出現。背對背貸款雖然非常接近現代貨幣互換,但與貨幣互仍有本質區別。平行貸款和背對背貸款在1979年英國取消外匯管制后,便作為一個金融創新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使用,主要作為長期外匯資產的有效保值工具。
(3)貨幣互換。
伴隨著世界經濟活動國際化,企業活動不再限于國內。無論是經營進出口業務,還是進行跨國直、間接投資,匯率風險便成為影響成本與收益的首要因素。為了規避風險,貨幣互換在平行貸款和背對背貸款發展的基礎上首先被創造出來。
?。?)利率互換。
由于資金有不同的計算方式,所以即使是同種貨幣,也可以進行交換,而且正因為同種貨幣,本金的交換也就沒必要,只需進行利息部分的交換就可以。而利息也是同種貨幣,故連利息的金額交換也沒必要,只需支付利息差額就可以。有了利息交換的概念,利率互換終于在1981年于倫敦市場誕生。由于國際借貸市場,特別是歐洲美元市場十分廣闊,利率互換發展很快,其交易量很快就超過貨幣互換,成為互換市場的主流。在全球美元的互換交易總量中,利率互換占全部總量的70%。1983年初,利率互換開始作為一種標準的“國際性”交易,進一步在美國市場獲得發展。?
2 金融互換市場在我國發展的必要性?
近幾年來,我國的外債和外匯儲備的規模不斷擴大,進出口總額不斷增加,存在匯率和利率風險,作為風險管理的重要金融工具之一,金融互換在我國發展是很有必要的。我們認為金融互換市場在我國的發展至少可以達到幾方面的目的:
?。?)規避風險。
隨著金融服務業的開發,我國在經濟和金融領域將加速進入波動加大進而風險加大的演變過程。近年來,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展迅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金融產品日益豐富,初步滿足了市場投資者的投資需要,但也為廣大市場投資者帶來了新的挑戰。一方面市場投資者持有大量固定利率債券,積聚了較大的利率風險,另一方面投資者資產負債結構日益復雜,迫切需要人民幣利率互換等金融衍生工具實施資產負債管理。同時,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推進,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管理利率和匯率風險的要求迫切。特別是在貸款利率上限放開和固定利率貸款并存的情況下,互換交易,有利于豐富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風險管理及資產負債管理工具,解決資產負債結構錯配問題,從而對促進我國金融市場健康發展,維護金融穩定,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具有深遠意義。
?。?)有效管理外匯儲備。
我國對外債的管理手段主要是計劃管理、余額管理等計劃經濟手段,很少運用衍生金融工具進行積極的避險管理。因此,有必要根據其它外債的實際需要作相應的安排,而互換正是充當這一職能的重要手段。為防止匯率變化對外匯儲備價值的沖擊,在進行儲備幣種組合的同時,也有必要根據對各種貨幣的匯率預測,運用互換把將來的弱幣換成強幣。
?。?)促進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加快商業銀行的發展。
從國際范圍看,銀行和各種金融機構是利率互換的主要組織者和參與者。這是因為,一方面銀行需要利用利率互換來規避風險,另一方面銀行業競爭激烈,且由于直接投資比重的加大,傳統的信貸業務已無法創造足夠的利潤,必須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此外,為了防止國際銀行業出現連鎖性的世界金融危機,1988年的巴塞爾協議要求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要達到8%,銀行為了達到此要求,或擴大資本或縮減資產,而這兩種方法都將限制銀行業務的發展。金融互換屬于表外業務,不必動用銀行的資產,不增加銀行的負債,還可為銀行創造大量的中介服務費收入。因此為了提高我國商業銀行實力,使其業務與國際接軌,我們應有步驟地開展利率互換。
?。?)可以形成高效統一的債券市場。
我國的債券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最突出的是市場的流動性差,交易不活躍,投資者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推出金融互換交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這種局面:一方面使現有的投資者在利率變動時可以通過主動交易規避風險,而不是采取被動持有的策略;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新的投資者和投機者進入債券市場。這將改變債券市場投資分布不均的局面,擴大債券需求,改善債券流動性,促進利率期限趨向合理,進而有力推動債券市場的發展成熟。
?。?)有利于加強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金融宏觀調控能力。
國債市場是財政與貨幣政策的結合點。市場經濟國家的宏觀調控主要是間接的宏觀調控,而國債是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如果沒有一個發達的國債市場,央行就難以通過間接手段影響市場率,財政政策的活動空間也很小。開展金融互換有助于提高公開市場操作的效果,提高中央銀行對經濟的宏觀調控能力。首先,金融互換市場的價格走勢能夠基本反映金融市場對未來利率和匯率走向的預期,為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操作和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提高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效率。其次,金融互換市場能夠提高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敏感性。參與利率市場的交易主體具有多樣性是金融互換市場的建立和發展的延伸和深化,縮短了中央銀行通過金融市場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距離,為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創造了有利條件。?
3 總結?
總的來說,我國目前利率和匯率未完全市場化、專業銀行商業化過程尚未結束等因素大大制約金融互換市場的發展。我們應在人才培養、參與者選擇、政策完善、監督管理等方面進行策略和制度的安排,使我國的金融體系與國際接軌,降低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市場的安全。
【參考文獻】?
?。?]?Amold,Tanya S,“How to DO Interest Swaps”,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4(September-October).?
[2]?[英]Alan McDouall 著,錢嬋娟譯.互換市場[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
[3]?基思·卡思伯森(Keith Cuthbertson)和德克·尼奇(Dirk Nitzsche)著,張陶偉,彭永江澤.金融工程——衍生品與風險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