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國際金融危機正在全球肆虐,國際金融市場處于動蕩之中,世界經濟寒意日深,全球經濟正面臨幾十年來最困難的局面。發達國家經濟深陷衰退,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也面臨重重困難。貿易保護主義有抬頭趨勢,中國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岌岌可危。近期中國政府再次表明了將繼續購買美國國債的愿望,民眾紛紛表現出了對國家資金安全的擔憂,如何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成為09年社會關注熱點。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適時提出了設立“超主權的世界儲備貨幣單位”這一在全球政經兩界掀起巨浪的大膽設想,這劑理想主義良方無疑給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打了一劑預防針。在金融危機大環境下,如何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確保國家經濟穩定有效運行,保障國家的根本利益成為政府審計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一、政府審計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方面的作用及途徑方式。
(一)政府審計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對有可能發生的風險或問題進行預測和評價,從源頭上預防損失的發生,發揮審計的前瞻性作用;對體現出來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指出,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發揮審計的抵御性作用;對已經發生的問題和違法行為予以揭露,及時糾正或處罰,發揮審計的批判性作用。
(二)政府審計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途徑方式:
1.揭示和反映中央關于國家經濟安全各項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情況。及時了解和掌握地方各級部門圍繞各項政策開展工作的情況,對偏離國家經濟安全政策方向的經濟行為要及時予以指正,幫助其回到正確軌道上來;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要及時予以制止,保證國家政令暢通;對政策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予以協調及幫助,促進宏觀調控政策有序運行。
2.評價各項宏觀調控政策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上起到實際作用。揭示有關政策措施是否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否符合科學發展觀及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否有利于推動結構調整,促進國有資產安全,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由此基礎上,對發現的問題從制度、體制上深入剖析提出意見,發揮國家審計的建設性作用。
3.有效行使審計的監督權力。重點關注金融行業,通過金融審計發現金融機構在“風險、管理、效益”方面的突出問題,促進建立安全有效地金融管理體系;關注關系到國家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大國計民生的經濟事項、如大型政府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社會保障類專項資金等,通過專項審計揭露各種弄虛作假行為和違規違法行為,以保證各項資金落到實處;關注占有、支配和使用國家大額資金的重點單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通過經濟責任審計查處重大違法行為和經濟犯罪案件,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4.利用審計信息、審計報告、審計專題報告等為載體,為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提供準確可靠地信息。國家審計的一切成果,最后都濃縮在報告里面,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在掌握大量審計資料和調查情況下,進行深入分析、匯總、加工、提煉,排除各種利益驅動下的虛報、瞞報、謊報,站在維護國家安全的角度,為黨和政府領導機關提供加強和改進國家經濟安全的建設性意見。
二、政府審計如何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一)當前審計的局限性與新時期下國家經濟安全審計要求之間的矛盾:
1.傳統審計人才模式和新形勢下金融審計人才需求的矛盾。傳統審計以財務審計為主線,是種“制約”性審計,重在審查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以保證提供信息的真實、可用為主要職責,這要求審計人員要有扎實的財務會計知識。而現代審計在審計類型上,要以真實、合法審計向真實、合法、效益審計,重點是績效審計轉變。這往往需要以宏觀經濟管理、宏觀經濟分析、工程造價等領域的知識為依托 ,而這正是傳統以會計出身的審計人員所欠缺的。
2.審計的“滯后”性和新形勢下要求審計關口前移,發揮“預防”功能的矛盾。以往,審計工作由于種種原因只能進行事后審計,這雖然也能發揮監督作用,但由于“秋后算賬”的滯后性和間接性,使其威懾力打了折扣。即便查出了問題、懲辦了有關責任人,但損失業已造成,再想追回或彌補都相當困難。而在涉及到國家經濟安全的一些大型國際金融投資,其資金往往有幾十億、幾百億規模,在全球金融危機肆虐的大壞境下,每一項投資決策都將接受嚴峻考驗,一個決策的失誤都將造成難以挽回的巨大損失。
3.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進步與法律法規相對“滯后”性的矛盾。時代不斷進步,現行很多法律法規越來越不能適應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需要,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往往會犯機械執法,拘泥于一些已經不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的條條目目的教條主義的錯誤。這讓審計定性和處罰依據難以把握,容易出現執法前后不一的現象,嚴重影響審計的權威性。
(二)新時期下如何更好的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1.制定新時期下審計人才培養戰略,重視綜合性人才培養。國家審計正處于重要的轉型期,傳統審計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新時期下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現實需要,現有的審計力量和審計手段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政府對審計的需求。審計資源需要整合,審計隊伍需要壯大,審計人才更需要提升。(1)配備非審計專業的審計人才,優化審計人員知識結構,主要是增配計算機專業人才,宏觀經濟管理人才,宏觀經濟分析專業人才和其他專業技術人才。(2)開展審計內部互幫活動,發揮各自的專業特長,實現知識互通。(3)建立審計學習平臺,定期組織專家級人員指導講課,擴充知識。
2.發揮新時期下審計的“服務性”特質,培養審計人員主動服務意識。審計機關是國家重要的職能部門,對保證社會的和諧安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國家創建服務型政府的重要執行單位,要求審計人員以服務國家為己任,打破傳統審計為審計而審計的“被動”性,把審計貫穿于生活得點點滴滴。發揮主觀能動性,破除審計項目計劃的約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關注國家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以一個審計人員的銳利眼光去發現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安全隱患,探究成因,尋找對策,再配合日常審計工作,以更好的實現審計的預警功能。
3.加大審計對關系到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行業,重要領域的關注度。(1)加大對國有企業審計,全面客觀地評價企業資產質量和績效狀況。關注金融危機對國有企業和中小企業的影響,促進企業提高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揭露決策失誤、管理不善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嚴肅查處侵占國有資產的行為,維護國有資產安全。(2)針對金融機構監督薄弱、金融秩序混亂、風險隱患大的實際,強化金融審計。目前,從揭露出來的大案要案來看,金融領域jB罪相當猖獗,手段之多、數額之大,令世人觸目驚心,嚴重地妨礙了政府宏觀貨幣政策的實施。金融信用弱化,宏觀調控功能乏力,國家經濟安全危機四伏。(3)對重特大投資項目、重大民生項目、重大生態環境項目實行跟蹤審計。如專項扶持、社會保障、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之類的項目需要全程參與,及時發現預防和抵御各種問題和風險,切實維護國家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4.以審計理念創新,帶動審計職能創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審計工作范圍的轉變,傳統微觀的審計理念在實際審計工作中表現出了明顯的局限性,對宏觀性、政策性的問題缺乏有效地“診斷”,無法為領導宏觀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這要求審計人員 “跳出審計干審計”,切實樹立國家經濟安全新觀念,增強經濟安全意識,積極探索政府審計與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有機結合的新路子:(1)破除教條主義,以批判的眼光看待現行的法律法規及各種規章制度。對審計中發現的已經不符合現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需要的法律法規,要堅決予以提出,為國家法律法規的修改和制定提供有力依據。(2)積極參與關系到國家經濟安全的政策的制定。審計“滯后”性的特點要求審計部門從“事后”審計向“事前”審計發展,在政策制定階段進行有效論證,最大程度上保護國有資產的安全。
5.創建宏觀決策服務體系,打造國家審計智庫平臺。一是建立審計數據信息資料庫,由各審計機關把審計過程中獲得的審計資料進行分類儲存上傳,方便審計人員查閱,為政策分析和國家經濟安全評估提供可靠信息;二是構建信息互動平臺,可以以論壇交流的形式,進行審計經驗交流,互通有無,同時對近期審計中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在網上發布,做到信息共享,可以有效地防止問題的發生和危害的擴大,最大限度保障國家經濟安全;三是建立專門委員會,組織專業審計人員、有關專家及部門負責人,對重要審計分析成果報告進行分析評估,報告政府,進入政府經濟決策領域,為政府經濟安全決策提供有力依據。(浙江省建德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