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計系統信息化建設是指審計機關通過推廣應用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利用信息資源,改進審計作業和管理手段,全面及時有效地檢查、監督會計信息及相關的財政財務、經營管理信息,維護國有資產安全,從而更經濟、有效地履行審計監督職能的活動過程。它是實現審計手段與技術方法現代化的主要途徑,對于加強審計基礎建設,規范審計行為,進一步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防范審計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加入WTO后,各行各業為迎接信息時代、知識經濟的挑戰,普遍加快了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審計機關同樣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良好的機遇。特別是會計信息化的迅猛發展,機構改革之后人員減少,任務日益繁重,各級政府對審計工作要求越來越高,這些都迫切需要審計機關加快審計系統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一、審計系統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目標
一是利用計算機網絡和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開發審計軟件,對被審計單位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及電子數據進行測試、審查,及時收集、處理審計現場作業信息,對重點資金進行延伸審計和聯查、協查,擴大審計深度和廣度,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二是建立基礎數據庫,開發應用輔助機關辦公和審計工作的管理軟件,及時收集和綜合分析審計信息及相關經濟信息,提高辦公效率,對審計工作質量實施動態管理,并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技術支持。
三是通過各種形式,對廣大審計人員,強化計算機培訓,以保障審計系統信息化建設目標的實現和正常運行。當務之急是人員培訓和開發軟件。這是審計系統信息化建設的基礎。
二、加快審計系統信息化建設應采取的措施
從國內外的經驗來看,一個部門、一個系統的信息化建設的快慢和成效大小,主要取決于以下四個條件:一是有無主要領導的重視和得力措施;二是有無一套比較規范有序的業務規程和工作制度;三是有無一支高、中、低相配套、整體素質較高的人員隊伍;四是有無相應的資金保障。
審計系統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重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審計工作的發展和方方面面的工作。因此,審計機關應采取得力措施,不斷推進審計系統信息化建設的深入發展。
一是健全制度,規范管理,不斷強化審計系統信息化建設基礎工作。審計機關要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切實制定一些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強對計算機網絡的應用與管理、計算機硬件設備的管理和維護以及計算機輔助審計的應用管理等,做到規范管理,不斷提高審計信息化建設基礎工作。
二是加快網絡建設步伐,提高辦公自動化水平。審計機關在加強硬件配置的同時,要注意加強網絡建設,建立與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廣域網,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要充分利用廣域網,實行公文流轉網絡化,不斷提高辦公自動化應用水平,最終實現無紙化辦公。
三是積極探索,加大審計軟件的開發和利用。審計機關要按照“人、法、技”建設的要求,強化基礎工作,加大投入,采取上下結合、內外結合,積極開發應用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和數據庫軟件,并逐步加以推廣普及,加強電子數據的收集整理,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四是加大宣傳力度,為審計系統信息化建設奠定群眾基礎。要利用多種渠道,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發動廣大審計人員關心、參與審計系統信息化建設,使廣大審計人員關心這項工作,自覺參加相關培訓,提高計算機應用水平,為審計系統信息化建設的順利實施,奠定廣泛的群眾基礎。
五是不斷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審計人員操作技能。事業興衰,人才為本。審計機關要堅持“舍得花時間、舍得花精力、舍得搞投入”的原則,大力強化對審計人員的計算機技術培訓。同時,要選拔精通業務、熟悉計算機操作的骨干到大專院校進行重點培養,選擇最新的審計信息化建設成果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等進行培訓,對培訓人員進行嚴格考核,做到以骨干帶全員,以重點帶一般,以考試促培訓,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的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