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信息的真實性是財務工作的生命。財務信息的真實與否,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宏觀決策是否合理有效,關系到企業的經營活動是否正常運行,關系到社會各個利益集團的財富分配,并對經濟和社會帶來嚴重的影響。本人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認為財務信息失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確保原始憑證的真實有效尤為重要。
一、原始憑證不規范的成因
1.各行政主管部門對所屬單位下派的指令性的收費,作為接受原始憑證的下級單位,由于權利的威懾力及隸屬關系,根本無法拒絕,無論其原始憑證規范與否,均無條件地接受,形成了命令型的原始憑證。
2.單位所在地的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舉辦的各種紀念會,各種機構組建,各廠礦、公司、賓館酒店的開業典禮,各職能部門的喬遷等,接受捐贈單位所填制的原始憑證大部分內容不全,格式不規范,形成了往來式或禮節式的原始憑證,財務部門又不能拒絕報銷。
3.社會各個監督、檢查等職能部門所收取的各種檢查、檢測、監理、管理罰沒等收費所填制的原始憑證,正規的為數不多,甚至不用全省統一制定的收費收據,加蓋的公章根本就不是單位的財務專用章或收費專用章。
4.各主管部門的對口科室或各職能部門,將其上級分配的某項任務,如各種專業性的報刊、雜志或各種業務材料,本部門又完成不了,只有向下級或直接控制的單位分配。向下所填制的原始憑證既不是原發材料單位的原始憑證,本身又不是完整的原始憑證,就其公章也只是本單位或科室的行政公章。
5.偽造、涂改及憑證要素不規范等形式的原始憑證。
二、原始憑證不真實帶來的危害
1.造成填制原始憑證單位的財務部門對該單位的部分資金失控。財務部門對其所收款項是否符合上級的收費標準和收費范圍,對資金的流向缺乏了解,更談不上對該款項從政策上控制和管理。
2.為鋪張浪費提供了可能的條件。由于不正規原始憑證的存在,形成了帳外資金,此項資金主要用于單位不合理的各種開支,而且只需某些領導的同意即可支取,帶有很大的隨意性。
3.為設立小金庫提供方便條件。不經單位財務部門管理和控制的資金就形成了該單位小金庫,也就是將從事正常經濟業務的資金,通過不正規的原始憑證的渠道,轉變成非正常的獎金。這部分資金大部分用于不正當的經濟活動,為搞不正之風提供經濟來源。
4.為貪污、行賄等犯罪活動提供可乘之機。帳外資金大部分管理不善,缺乏健全的財務后理制度,沒有相應的傳遞手續,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變公有為私有。
由此可見,不規范、不合理的原始憑證,不僅給國家和人民的財產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也能嚴重地腐蝕一批意志薄弱的黨員干部和從本管理工作的有關業務人員,我們必須在具有高度警惕性的同時,提高業務理論水平和防控能力,嚴格把好原始憑證的審核關。
三、原始憑證的審核
(一)原始憑證審核方法
不論原始憑證舞弊采用什么方式,其原始憑證上都會直接或間接地表現出以下特點中的一點或幾點。
(1)對刮、擦、用膠帶拉扯的原始憑證,其表面總會有毛粗的感覺,可用手摸,背光目視的方法檢查出來;對用“消字靈”等化學試劑消退字跡而后寫上的原始憑證,其紙張上顯示出表面光澤消失,紙質變脆,有淡黃色污斑和隱約可見的文字筆畫殘留,紙張格子線和保護花紋受到破壞,新寫的字跡由于藥劑作用而滲散變淡等特征。
(2)對添加改寫的原始憑證,其文字分布位置不合比例,字體不是十分一致,有時出現不必要的重描和交叉筆畫。
(3)對于冒充簽字的原始憑證,其冒充簽字常常在筆跡熟練程度、字形、字的斜度、字體形態、字與字、行與行的間隔、字的大小,筆畫輕重,等方面存在差異。
(4)對于偽造的原始憑證可以通過對比原始憑證的防偽標志來鑒別。
(5)憑證明顯不規范,要素不全,經常缺少部分要素,其關鍵要素經常出現模糊,讓人對其經濟業務活動的全貌感到模糊。例如購買辦公用品(實為購買個人消費品)的假憑證,往往只注明“辦公用品”,而不注明到底購買了什么辦公用品,其規格、型號、品種、數量如何。
(6)其金額往往只有一個總數,而沒有分項目的明細,經不起推敲。
(7)原始憑證的經手人經常含而不露,有時有名無姓或有姓無名,如果仔細追問很可能查無此人。
(8)原始憑證上的時間與業務活動發生的時間及以后的入賬時間相距甚遠。
(9)主要業務憑證與其他相關的憑證不配套,附件不全。
(10)以非正規的票據憑證代替正規的原始憑證。例如用貨幣收付憑證代替實物收付憑證;以自制憑證代替外來憑證;以非購銷憑證代替購銷憑證等。
(二)原始憑證審查的要點
(1)原始憑證所具有的要素是否齊備,包括日期、單位、數量、金額等。
(2)原始憑證所填寫的文字、數字是否清楚完整,更正方法是否符合規定。
(3)原始憑證所辦理的審批傳遞手續是否符合規定,有關人員是否全部正式簽章,是否蓋有財務公章或收訖付訖戳記。
(4)自制原始憑證是否連續編號,其存根與所開具的憑證是否一致。
(5)原始憑證中所反映的經濟業務的發生是否符合相關的法規。
(6) 有無篡改、偽造、竊取、不如實填寫原始憑證或利用廢舊原始憑證來將個人所花的費用偽裝為單位的日常開支的現象。(作者:山東省寧陽縣磁窯實驗小學 張召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