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內部審計注冊會計師論文 > 行政事業單位應大力推行內部控制審計

行政事業單位應大力推行內部控制審計

著名經濟學家張曙光稱,2006年我國財政支出中行政事業支出浪費驚人,單官車出行和吃飯招待就達6700億元。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稱,我國行政成本高居世界第一,全國總收入1/4被用于公務員消費:1978年至2003年間,我國財政收入從1132億元增長到3萬億元,增幅約28倍,而同期行政管理費則從50億元上升至7000億元,增長87倍,職務消費增長140倍多,所占全國財政總收入的比例也從1978年的4%上升到2005年的24%,遠遠高于發達國家的水平。 這種狀況和發展趨勢對黨和國家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若不能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后果不堪設想。
行政事業單位行政管理費支出過大、支出結構不合理、損失浪費嚴重、使用效益不高,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管理制度有漏洞。長期以來,國家為了推進財政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公用經費制定了許多具體的管理辦法,如對辦公用樓、公務用車、公務接待等都有一系列的制度規定,但行政管理費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主要在于管理制度有缺陷,在一些制度具體條文中留有許多自由裁量的空間,剛性不足,尤其是對領導干部的職務消費沒有嚴格的標準,各行其是,造成嚴重的鋪張浪費。二是制度執行不嚴格。一些單位不嚴格按制度辦事,說一套做一套,制度形同虛設,領導意志唯上,民主管理、集體研究流于形式,經費開支審批把關不嚴,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屢禁不止,惡性循環。歸結到一個根本問題,就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執行不嚴格。 因此,國家審計署李金華審計長在今年“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為遏制官員濫用公款,鋪張浪費,國務院正制定“樓堂館所”管理辦法,將出臺官員職務消費標準,規范官員的在職消費。這表明黨和政府已經認識到了問題的根源,決心從制度著手,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如何才能保證管理制度科學、有效并落實到位呢?筆者認為,在行政事業單位推行內部控制審計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徑。
內部控制是組織為實現目標,保護資產安全完整,保證遵循國家法律法規,提高組織運營的效率及效果而采取的各種政策和程序的組合,是一個組織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有效與否,關系到一個組織的管理效率和發展潛力。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也是公司治理結構中不可缺失的組成部分。內部審計既是內部控制的一個部分,也是監督內部控制其他環節的主要力量。內部審計的作用不僅在于監督單位的內部控制是否被執行,還在于幫助單位營造控制環境,成為內部控制過程設計的顧問。在企業中開展內部控制審計,已成為現代企業管理層和內部審計工作者的共識。針對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行政管理費失控的現狀,在行政事業單位推行內部控制審計同樣有著重要而現實的意義。
首先,推行內部控制審計是行政事業單位改善內部控制環境的前提和基礎。控制環境是構成一個組織內部控制的氛圍,反映組織內部人員特別是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態度,是所有控制方式與方法賴以存在與運行的環境。控制環境和單位管理層的管理理念及單位的組織文化息息相關。行政事業單位要建設高效、廉政、節約的形象,就必須營造理性、嚴謹、務實的控制環境。內部控制審計站在超然獨立的立場,通過監督和評價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促使管理層及相關部門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新的正確認識并給予充分的重視,促進管理理念和組織文化的更新和升華,有效改善控制環境。一個單位有了良好的控制環境,管理層就能重視內部控制的建設,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內控制度,單位內部全體人員就能自覺遵守各項制度,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尤其是在審計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和經費開支審批制度,不斷提高內部控制制度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并嚴格落實到位,從而有效地控制行政費的大幅增長和鋪張浪費。
其次,推行內部控制審計是行政事業單位提高風險意識,加強風險管理的客觀需要。風險是單位目標無法實現的可能性。任何一個單位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面臨來自單位內外部的多種風險因素的影響,如:國家政策風險、行業風險、市場風險和財務風險等。風險管理是指一個單位為達到其目標而確認和分析相關風險,并在此基礎上對風險進行管理的過程。行政事業單位的目標是在一定的經費保障下履行國家賦予的公共管理職能。這個目標既要求全面履行好職責內的公共管理職能,又保證有限的行政經費發揮最大的效應,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為前提的關系,要履行好職能就必須用好經費,用好了經費也就保證了職能的落實。風險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識別影響單位目標實現的各類風險因素,在此基礎上建立風險管理機制。開展內部控制審計,就是通過審查和評價單位的內部控制情況,確定存在的風險因素,并加以識別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把風險降低到最低或可允許的程度,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
第三,推行內部控制審計是行政事業單位加強交流溝通,促進信息對稱的根本途徑。內部控制是確保管理指令得到執行的政策和程序,是針對影響單位目標實現的各類風險而采取的各種措施和手段。這些政策、程序、措施和手段的全面落實,有賴于單位內部各部門、各成員取得共識,加強協作配合,因此交流和溝通顯得格外重要。另外,與主管單位及有關聯的其他單位的交流和溝通,對加強單位的內部控制也有促進作用。開展內部控制審計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強化單位內外對內部控制制度的理解,促進各相關單位或部門之間信息的對稱和透明,加強部門之間在授權、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獨立業務審核、資產和記錄的接近限制等具體控制環節的協作和配合,按照成本效益原則優化內部控制結構,并根據各部門溝通反饋的因管理環境或業務性質的改變情況,適時調整、完善內部控制系統,從而保證內部控制的健全有效。
第四,推行內部控制審計是行政事業單位改善內部控制,加強內部監督制約的有效手段。內部控制是動態的、持續的,也是不平衡的,受時間、地點、政策、具體執行人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內部控制的有效執行,僅靠各部門和相關人員的自主執行是不夠的,常常會因為相關部門和相關人員的串通作弊或不作為而失效,因此還需要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對內部控制運行質量不斷進行評估,即對內部控制設計、運行及修整活動進行評價。這就要求不斷改善內部控制活動,加強內部監督制約機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開展內部控制審計。內部控制審計通過審查和評價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評價相關部門和人員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情況,監督其充分、有效地執行內部控制制度。(作者:江發林)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