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內部控制論文 >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應注意的三“點”

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應注意的三“點”


  【摘要】一年一度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又如期而至,為了做好2006年的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避免涉稅風險,本文提醒納稅人在匯算清繳期間要注意三個“點”。
  
  一、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管理辦法》,新辦法的“亮點”
  
  (一)匯算清繳的主體為納稅人
  即參加匯算清繳的對象為實行查賬征收和核定應稅所得率征收的企業所得稅納稅人;對無論盈利和虧損、是否在減稅、免稅期內,均應按規定進行匯算清繳。匯算清繳的風險全部轉嫁到納稅人,稅務機關不再像以前一樣承擔“納稅人保姆”的職責。
  
  (二)適當延長了年度納稅申報時間
  除另有規定外,納稅人應在年度終了后4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辦理結清稅款手續,將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與匯算清繳合二為一。納稅人在申報匯繳期內,發現年度所得稅申報有誤的,允許其在匯算清繳期內重新辦理所得稅申報和匯算清繳,從而增加了優化服務。
  
  二、要注意國稅發(2005)第13號《企業財產損失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幾個“關鍵點”
  
  (一)分清程序是前提
  企業財產損失按申報扣除程序分為自行申報和經審批扣除兩種。對需經過稅務機關審批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財產損失,該《辦法》共列舉了八種情況,一目了然,注意參閱。
  
  (二)把握時間是關鍵
  企業發生的各項需審批的財產損失應在納稅年度終了后15日內集中一次報稅務機關審批,時間緊迫。
  
  (三)出示證據是保證
  企業的財產損失必須客觀真實,并且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其真實性。否則,稅務機關審核不過關,企業只能“啞巴吃黃連”,這就要求企業在發生財產損失之后要保存、收集和取得有效的證據。
  
  三、新《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應注意的“重點”
  
  結合最新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的通知》(國稅發[2006]56號)、《關于明確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執行口徑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6〕1043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企業所得稅工資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26號)等文件,新申報表在內容上作了較大調整。比如,涉及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捐贈的計算基數為申報表主表第16行“納稅調整后所得”,廣告費、業務招待費、業務宣傳費等項目扣除的計算基數統一為申報表主表第1行“銷售(營業)收入”,投資收益不再進行還原計算,工會經費計提基數調整為計稅工資總額、企業技術開發費加計扣除不再設置當年支出比上年增長10%的前置條件等。
  舉例:某生產家電的內資企業(注冊資本5000萬元)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產品的單位成本90元,假如不考慮各種流轉稅,企業無尚未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增值稅稅率都為17%。
  2006年度企業有關生產經營情況如下:
  1.通過經銷商銷售產品15萬件,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累計注明不含稅價款3600萬元,稅額612萬元;零售2萬件,開具的普通發票上注明金額累計561.6萬元。
  注:上述業務會計上記入“主營業務收入”,稅法上填入申報表第1行銷售(營業)收入3600+561.6/1.17=4080(萬元)
  會計上記入“主營業務成本”填入申報表第7行銷售(營業)成本(15+2)×90=1530萬元
  2.公司2006年作為福利給職工發放自己生產的家電1000件。
  注:根據2006年新《企業會計準則》進行賬務處理:
  借:應付職工薪酬13.08萬
   貸:庫存商品9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08萬(0.1×240×0.17)
  稅法上應視同銷售,將24萬的收入填入第1行銷售(營業)收入,將9萬填入第7行銷售(營業)成本。
  3.全年共發生產品運輸、裝卸、包裝、展覽、廣告等銷售費用700萬元,其中廣告費支出400萬元,取得廣告業專用發票,款已付。
  4.全年共發生財務費用222.2萬元,其中:
  (1)支付給經銷商完成2005年銷售額度和及時回款給予的銷售折扣200萬元,此折扣以企業與經銷商的協議和自制現金折扣計算單作入賬依據。
  注:200萬元無正規發票,不可在稅前扣除,應填入第14行納稅調整增加額。
  (2)2006年8月1日,因缺少流動資金,從關聯方企業取得借款3000萬元,期限3年,年利率為1.2%,8-12月份“財務費用”科目列支關聯方借款利息15萬元,金融部門的同期同類貸款年利率為0.72%。
  注:稅法規定,向關聯企業借款不得超過注冊資本的50%。則稅前可扣除的利息為:5000×50%×0.72%×5/12=7.5萬元,超支部分為15-7.5=7.5萬元,應填入第14行納稅調整增加額。
  (3)2005年9月1日,該公司從工商銀行取得貸款1000萬元,公司將這部分貸款用于長期股權投資,2006年度財務費用中列支這部分借款利息7.2萬元。
  注:稅法規定內資企業投資借款利息可以稅前扣除,勿需進行納稅調整。
  5.全年共發生管理費用469.14萬元,其中:
  (1)業務招待費60萬元。
  (2)新產品研究開發費用80萬元。
  (3)工資總額160萬元。工資采用計稅工資制。其中,2006年1-6月份職工平均人數100人,6-12月份職工平均人數為110人。上半年計稅標準為800元/人。
  (4)按工資總額160萬元相應提取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職工福利費累計28萬元。
  6.2006年8月發生意外事故,損失庫存的外購材料40萬元(不含增值稅),10月份取得保險公司賠款15萬元,財產損失已報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同意在稅前扣除。
  會計處理:
  發生損失時: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46.8萬
   貸:庫存商品40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6.8萬
  賠償時:
  借:營業外支出 31.8萬
   銀行存款15萬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46.8萬
  根據2005(國稅發)第13號令,年終匯算清繳時,報經稅務機關審批同意后,31.8萬的財產損失可在稅前扣除。
  7.2006年國債利息收入10萬元,境內分回稅后投資收益60.8萬元,已按24%交納了所得稅。
  注:申報表第2行=10+60.8=70.8萬元,不再進行還原處理。
  8.11月份,轉讓9成新小汽車,轉讓價為5.5萬元,賬面原值6萬元,已提折舊1萬元。
  轉入清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5萬
   累計折舊1萬
   貸:固定資產 6萬
  取得收入:
  借:銀行存款5.5萬
   貸:固定資產清理5.5萬
  結轉固定資產清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0.5萬
   貸:營業外收入 0.5萬
  注:新申報表將0.5萬元填入第5行其他收入中,這與舊申報表完全不同。新申報表的第1行“銷售(營業)收入”已基本與會計上接軌,這樣的變化進一步方便了納稅人的核算,稅收與會計的收入差異變小,只需根據“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余額加上稅收規定應確認為當期收入的視同銷售收入即可。
  9.通過民政局向災區捐贈自產家電,成本價為0.9萬元,公允價值2.4萬元,捐贈扣除比例3%。
  賬務處理:
  借:營業外支出1.308萬元
  
本文原文
   貸:庫存商品0.9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0.408 (2.4×17%)
  稅法上應視同銷售,將2.4萬的收入填入第1行銷售(營業)收入,將0.9萬填入第7行銷售(營業)成本
  報表填列:
  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相關欄目計算如下:
  第1行銷售(營業)收入:3600+561.6÷1.17+24+2.4=4106.4(萬元)
  第2行投資收益:10+60.8=70.8(萬元)
  第5行其他收入:0.5萬元
  第6行收入總額合計:4177.7萬元
  第7行銷售(營業)成本:17×90+9+0.9=1539.9(萬元)
  第9行期間費用:222.2+469.14+700=1391.34(萬元)
  第11行其他扣除項目:31.8萬元
  第12行扣除項目合計:2963.64萬元
  第13行納稅調整前所得:1214.66萬元
  第14行納稅調整增加額:71.49+44.68+6.4+1.12+200+7.5
  =331.19(萬元)
  廣告費扣除限額=4106.4×0.08=328.51(萬元),調增400-328.51
  =71.49(萬元)
  業務招待費扣除限額=4106.4×0.3%+3=15.32(萬元),調增60
  -15.32=44.68(萬元)
  計稅工資6×800×100+110×1600×6=153.6(萬元),調增160
  -153.6=6.4(萬元),三費調增6.4×0.175=1.12(萬元)
  利息及折扣調增200+7.5=207.5(萬元)
  第16行納稅調整后所得:1545.85萬元
  第18行免稅所得:10萬元
  第19行應補稅投資收益已繳所得稅額:19.2萬元(60.8/(1
  -24%)×24%)
  第20行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捐贈額:1.31萬元(因為1545.85×3%>1.308)
  第21行:40萬元(80×50%)(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技術創新有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88號)的有關規定,技術開發費加計扣除的數額直接填報在《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第21行“加計扣除額”中,取消附表九)
  第22行應納稅所得額:1513.74萬元
  第23行適用稅率:33%
  第24行境內所得應納所得稅額:499.54萬元
  第25行境內投資所得抵免稅額:19.2萬元
  第28行境內、外所得應納所得稅額:480.34萬元
  第30行實際應納所得稅額:480.34萬元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