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從《成本會計》課程改革的角度闡述了成本會計課程的特點、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革的思路。將《成本會計》課程的理論內容寓于模擬實踐的教學中,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使學生獲取知識的時間和空間得到延伸。
《成本會計》課程作為會計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是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成本會計》課程一直被學生認為是會計專業課中方法體系相對復雜且應用性突出的比較難學的專業課程?,F行成本會計教學普遍還是傳授式和案例式。大學把接受了十幾年應試教育的高中生接手過來,欲培養成有創新能力、有應用能力、有專業知識的實用復合型人才,勢必對現行的課程教學提出挑戰,尤其是對實踐性強的會計專業課的教學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筆者認為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傳授式和案例式的教學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學生專業知識的需要,尤其是《成本會計》這門系統性、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更需要合適的教材和課程教學方法來傳授。
一、《成本會計》課程特點
?。ㄒ唬冻杀緯嫛氛n程系統性強
《成本會計》承接初級會計和中級會計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匯總性強。學生對成本核算過程的各章節內容和單一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并不難,局部的知識也很容易掌握。但學生很難把握各知識點在整個成本核算過程中的系統應用,對初級會計和中級會計的知識在《成本會計》課程里的綜合應用束手無策,這是《成本會計》課程的難點之一。
?。ǘ冻杀緯嫛氛n程實踐性強
成本會計的理論知識掌握要有具體實踐的配合。成本核算要求材料費用、人工費用、制造費用全部入賬,匯總成本,期間還有很多賬目的結轉,學生對數據的生成途徑和來源摸不著頭腦,造成學生在成本計算過程中混淆成本數據之間的關系,漏記或多記數據,抽象地理解,生產過程成本計算能力不強,更不用說針對不同生產組織特點和類型的具體企業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了。
?。ㄈ冻杀緯嫛氛n程的管理思想
會計本身就是一種管理工具,成本會計更突出了管理的作用,在成本會計課程教學里體現管理思想是西方成本會計課程教學的主要思想,在我國還剛剛起步。例如:作業成本法、適時生產系統御倒推成本法、目標成本、質量成本的核算等等把核算和管理寓于一身,適應了生產實際的需要。
二、《成本會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ㄒ唬冻杀緯嫛方滩膯栴}.
現有《成本會計》教材的教學內容大體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部分是成本會計總論,主要提供成本會計概念基礎;第二部分是成本核算以及成本核算基本框架的具體化,這也是成本會計的重點內容;第三部分是成本控制;第四部分是戰略成本管理。從目前的成本會計教材上看,一方面沒有包括對工業企業生產過程進行模擬的案例,不利于學生對以工業企業為背景組織教學的成本核算過程和對成本計算方法的理解與掌握;另一方面沒有包括集成本會計工作組織、成本計算方法和成本報表編制于一體的成本會計整體應用內容,不利于將成本會計知識體系應用于企業的具體實踐。
?。ǘ┏杀緯嫼怂愕碾娝慊瘍热菘瞻?
目前成本會計電算化既沒有教材,也沒有輔助教學的合適軟件,用友軟件也只是在高級版本里有,僅只是適合企業應用,不是和教學配套的教學軟件,學生在學校很難學到這部分知識。
三、《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
(一)對教材的改革
教材是學生和教師交流的主要紐帶,在編寫時要考慮包括成本會計的基本內容:成本會計的基本理論、以工業企業為例的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方法和西方的成本核算方法等。必須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少而精的原則,強化成本會計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有關內容,完善實用性知識結構。從實際出發,從管理的角度展現成本會計內容。教材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理論內容,一部分是實訓內容。課時內容各占50%即可。
?。ǘ虒W手段的改革
改變過去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方法,開發網絡實訓會計軟件教學,教師可完全自主地設置、添加實訓內容,系統智能判斷學生的實訓錯誤,把理論知識在實訓中講解應用,和學生互動,通過實訓完成學習,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這樣可以縮短就業適應期并提高就業率。實訓模擬的真實性,如真實的票據、賬簿及角色、流程等,學生極感興趣,學習效果好,教師可以自主備課,并不斷擴充與增加內容,起到主導作用。教師可控制是否允許學生查閱標準答案,一個實訓單元可多次重復訓練,不僅可以課內練習,課外也可練習,擴展了學習時間,實訓內容在網絡平臺中,授課與學習將更加方便。
綜上所述,通過對《成本會計》課程教材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并使用網絡軟件實訓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獨立、主動地學習,使他們積極思考,理解掌握課本知識。教師需要轉變觀念,教學工作不再僅僅完全按照課本、教學計劃、進度完成教學任務既可,而是需要在整個教學中用心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能力,動腦筋創新多種教學方式方法,把理論內容寓于模擬實踐的教學中,充分發揮網絡的作用,使學生獲取知識的時間和空間得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