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高級經濟師論文 > 小議資產減值準備

小議資產減值準備

[摘要]一方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體現了謹慎性原則,另一方面企業運用資產減值準備會計政策,來控制企業的資產價值。文中通過現實例子說明企業利用資產減值準備增減企業利潤,并提出幾點措施來控制企業利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操縱會計信息的行為。


[關鍵詞]資產減值準備 增減企業利潤 措施

我國企業會計制度第五十一條規定,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各項資產進行全面檢查,合理地預計各項資產可能發生的損失,對可能發生的各項資產損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有利的方面:首先,資產減值準備充分體現了謹慎性原則。市場的瞬息萬變,使得短期投資,無形資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風險以及各種各樣的不確定因素。比如,我們知道應收帳款存在著不確定性,可能無法收回,因此就有必要計提壞帳準備,充分估計各種風險和損失,不高估資產或收益,也不少計負債或費用以真實反映資產的價值。故計提減值準備體現了謹慎性原則。其次,有利于提高管理者對企業的資產管理水平。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有利于管理者對企業的資產有充分的了解,有利于防止企業資產流失和加強對資產的管理,從而更好的使企業資產發揮作用,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

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弊的方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雖有一定的方法可循,比如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可以依據成本與市價孰低法,但是更多的是根據職業判斷和會計估計。因此,在運用資產減值準備會計政策時,企業有更大的空間來控制企業的資產價值。在哪些資產上應計提減值準備以及計提多少,企業有很大的選擇余地。另一方面,企業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上有企業政策選擇權,即可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也可不可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同時在計提比例上有較大的空間。



一、下面通過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為例具體說明上述問題。

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在運用短期投資成本與市價孰低時,可以根據其具體情況分別采用按投資總體、投資類別或者單項投資計提跌價準備,如果某項短期投資比較重大(如占整個短期投資百分之十及以上),應按單項投為基礎計算,并確定計題的跌價準備。
由于準則規定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采用按投資總體、投資類別或單項投資計提跌價準,給了一些企業靈活選擇的空間,使部分企業通過計提的選擇——總體、類別和單項,達到左右利潤的目的。例如,投資類別分甲、乙、丙等多種類別,其中甲分A1、A2 兩種,乙分B1、B2 兩種,丙分C1、C2 兩種。期末對各項投資進行成本與市價孰低幾家,各項投資跌價損益如:A1為-300元,A2為300元,甲類合計互為抵消;B1為-400元,B2為300元,一類合計為-100元;C1為400元,C2為-200元,丙類合計委200元。分別按三種不同的方法計算如:單項計提的跌價損益為A1+B1+C2=-900;匪類計提的跌價損益為A+B+C=-100;總體計提的跌價損益為:A+B+C=100。


二、下面通過現實例子說明上述的企業利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操縱會計報表的問題。
(一)利用資產減值準備增加企業利潤 TCL通訊(000542)于2003年3月29日發布了一則《關于對公司2000年度會計報表所反映問題整改報告》的公告,公告顯示了TCL通訊2000年虛增利潤4952萬元的情況。其中包括少計壞帳準備4392萬元,少計存貨跌價準備2813萬元,少計長期投資減值準備685萬元。TCL對此事件僅解釋為會計處理不當、會計估計不當等原因造成的,而有關專業人員卻有不同看法。1999年TCL通訊虧損17984萬元,如果2000年繼續虧損,則將被戴上的帽子或被摘牌的危險。而會計處理不當、會計估計不當就有蓄意作假之嫌。不計或少計資產減值準備不僅與與會計謹慎性原則背道而馳,還反映出上市公司依然難以擺脫年末粉飾報表的情結。

  (二)利用資產減值準備減少企業利潤

當然每到年報公布時,也會出現一些形形色色的虧損企業,虧損的原因亦是多種多樣。其中原因之一是企業資產縮水形成的損失。這種現象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企業濫用謹慎性原則,設置秘密準備造成的。

ST魯銀(600784)在2002年度報告中顯示每股收益-1.07,虧損額高達2.65億元。實際上魯銀投資2002年度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利潤分別比2002年增長了24%和40%,但由于在期末因應收賬款、委托貸款、對外投資等資產方面的巨額計提高達1億元,使得管理費用劇增。這是導致公司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公司為此也帶上了ST的帽子。由于會計制度要求的追溯調整公司將2001年378 萬元的盈利也調減為虧損2490萬元,連年的虧損使其成為了交易所首次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特別處理的企業之一――*ST魯銀。盡管巨額計提增加了當年的費用,卻降低了來年的費用。魯銀投資2002年第一季度的報告中顯示,公司已經扭虧為盈,實現每股利潤0.03元,凈利潤718萬元。


事實證明,資產減值準備的計提已經成為企業調節利潤的砝碼。公司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一些政策達到自身的目的,其實最終的受害者仍然是投資者。

三、下面提出幾點措施來控制企業利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操縱會計報表的行為。
(一)健立健全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由于資產減值會計在確認和計量的過程中存在大量的判斷因素,因此,相關信息的充分披露顯得尤為重要。從已披露的2004年讀的財務報表來看,不少上市公司雖然披露了計提金額、計提比例、計提依據、計提方法,但是計提依據、計提方法幾乎只是對《企業會計制度》中相應條款的重述,很少結合企業自身監制的具體原因進行詳細分析,這樣只是“照貓畫虎”,可靠性值得懷疑。所以我認為,在當前無法分出利用資產減值認為調解利潤的情況下,加強相關信息的披露是有效遏制蘭用資產減值會計的重要手段。企業在會計報表中披露本期減值準備時,應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加以具體說明。在全額計提或計提金額較大時,還應說明具體的理由、涉及項目今年額大小、對黨企業及產生何種影響等;特別是以前年度計提而在本年度轉回的,除要披露轉回的金額外,還應召忠說明轉回的原因及原先計提的依據及合理性等等。必要時還可以要求中介結構出具針對八項計提的全部或重要單項內容的專項報告并及時披露,讓上市公司資產減值計提操縱無容身之地。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升會計誠信度。會計誠信與否與會計信息的真實與否有著密切的關系。只有提升會計誠信度,才能從思想上遏制企業用各種手段操縱會計信息以致損害投資者的利益。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升會計誠信度的途徑有:加強會計誠信教育,教育的主體是單位負責人,會計人員,注冊會計師等相關人員;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評價體系;形成社會齊抓共管的監督體系。

(三) 健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大造假懲罰力度。在市場經濟下,僅靠教育和制度規范,是不能保證理智型誠信長久進行,所以必須依靠國家法律的強制性。對此,可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制定修改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如《信用法》、《商業欺詐法》等,加大對造假者的處罰力度,從立法上對造假單位和責任人進行經濟處罰或刑事處罰,使其付出傾家蕩產、身敗名裂,甚至判刑的慘重代價;從執法上加強財經法律的法規在公司方面的權威性,加強對會計信息的提供和披露,家禽企業信用和單位負責人以及會計人員的誠信監督管理,把會計法真正當作法律。


(四)為防止企業利用資產減值準備的轉回操縱利潤,打消企業存儲“甜餅罐”的動機,可以考慮借用美國FASB的 “棘輪政策”,也就是規定資產減值準備不能恢復。因為減值資產在計提減值準備后,就應當以其扣減減值損失后的公允價值作為其新的成本計價基礎,這一成本應當與其他沒有減值的資產一樣,不確認其增值。況且,與徐減值準備轉回容易引起報告盈余上的“反復無常”,為管理當局調控利潤打開方便之門。

參考文獻:

1.《財會通訊》綜合2004年第11期 《計提減值準備的利與弊》涂鐵珍

     2.《淺析資產減值準備》中鐵物資集團公司 勒霞

     3.《財會月刊》2004.A8《提取和轉回資產減值準備》江霞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