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那些在中國運營的公司來說,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困擾它們的依然是一些“傳統”問題。
傳統的慣性
今天,這個國家的年輕人早已習慣了可樂與漢堡,迷戀互聯網和游戲,緊跟國際流行時尚,但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依然不可忽視,“幾千年的文化傳統與現代文明的沖突和融合,產生了獨特的價值觀,影響了企業員工,也影響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和實踐”。
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許多中國企業的機制還不健全。而更大的問題或許在于,“雖然制度健全,也僅僅是‘擺設’”——“沒有真正落實并及時更新,無論是人才聘用、薪酬激勵還是提拔,主要還是由領導開會討論和簽字決定,決策過程很不透明”。
在這種情況下,“關系”對任何員工都非常重要。決定企業員工前途的各種要素,依次是“情、理、法”,而不是“法、理、情”。
而“大鍋飯”現象仍然存在。“不患寡而患不均”,這種觀念使優秀人才很難得到應有的承認和獎勵,他們的積極性和潛能因此很難激發出來。
在對國有企業進行調查時,我們發現,很少有管理人員對下屬進行“面對面”的考評?!懊孀印眴栴}還是顯得過于重要了,管理者很難面對面地說“不”。
這一切往往會導致一個后果,在中國企業,你很難見到“個人英雄”。許多企業在對員工進行激勵時,傾向于“部門獎勵”——而部門內部的獎金基本上是“見者有份”。如果想要給某個個人特別的“紅包”,那么,老板只能是“偷偷摸摸地”。
當然,“傳統”對于中國各類企業的影響并不完全相同,因為它們正處在一個復雜的市場環境當中,面臨各自不同的問題。
那些長期處于保護傘下的國有大中型企業,面臨著“成熟甚至衰退”的市場環境;而雄心勃勃的民營企業,需要重獲活力的跨國公司,則“面臨新興或者成長型市場的考驗”。
對發展得比較成熟的國有企業來說,“轉型與改革迫在眉睫”。但人力資源管理“規范化”的落后,卻成為最大制肘: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企業最高領導仍然采取“任命制”;員工的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相對老化;人員配置和流動機制不合理。
而民營企業,雖然創業初期成長迅速,但多數帶有家族特色。它們一般“人力資源結構簡單,在人員招聘、選拔以及薪酬設計方面有很大的靈活性”。不過,“管理常常帶有權威性和獨斷性,高層管理者習慣于按照個人意志支配企業的發展”。
跨國企業同樣面臨挑戰。雖然,跨國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一般比較規范,但“決策通常依賴于公司總部或者董事會,中國分公司的人力資源決策權利相對較弱”,常常表現出“僵硬,難以適應變化”的情況。它們的挑戰在于,“通過組織結構的本地化來適應中國的文化特色”。
“卑微”的HR
長期以來,中國的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上的問題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許多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企業的定位低下,無法統籌管理整個公司的人力資源,支撐企業經營戰略。傳統的人力資源部門缺乏對企業的運作和走向的洞察力,因此僅僅扮演”被動的人事行政角色“?!痹谥袊S多企業中,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普遍停留在招聘、薪酬發放等人事管理的事務上。
問題的解決之道在于,實現“從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轉變”——關注企業組織的有效性,例如職位勝任特征模型的開發等。
在此基礎之上,需要解決另一個問題:企業員工應該被視為“人才資產”而不僅僅是“人力成本”。
“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钡?,“有多少公司把人才當作資產來管理?”IBM的表明調查,許多中國的企業仍然“把對薪酬、培訓及人力資源管理本身的投入看成是不得已的消費,能省則省”。
當然,中國的人才市場對身處其中的企業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這里“既人滿為患,又人才奇缺”。
“從大學生這個人才輸送途徑來看,中國每年有大量的本科生、研究生畢業,但是能夠滿足企業的需求、具有實踐經驗的學生是短缺的”?!爸袊慕逃w制落后于高速發展的企業及市場需求,造成大學生理論知識豐富,動手能力較弱”。
而從高端管理人才來看,中國的企業急需“既具有國際視角又了解本地市場的本地人才”,不僅僅是跨國公司,那些走向國際化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而現實的狀況是,企業“通常花費高額成本”引入一些國際人才,同時,還要努力避免他們“與本地員工產生文化沖突”。
除此之外,就人力資本評估來看,中國大部分企業缺乏完善的系統來評估“員工和企業的績效”,“跨國公司比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實施得更好”。
而中國企業的績效考核問題主要在于:考核制度方面的職位分類不到位、考核標準缺乏細化與具體化、考核責任制不完善;考核過程中的主觀色彩較濃、缺乏公平性和監督機制、對考核結果運用不當;考核方法缺乏定量分析。
“國有企業對‘工作業績’和‘員工出勤’要求的最高”,而“外資企業對人員績效考核內容表現出一種均衡的考慮,對‘員工技能’和‘工作態度’的選擇合計接近30%”。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只有少數公司已經將人力資本評估與高層管理者的獎金“掛鉤”?!爸袊髽I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它們普遍還沒有讓高層領導承擔起人才管理和發展的責任,領導層的薪酬很少受‘人才發展’方面的影響”。
企業戰略資源
中國企業的人力資源距離“成為企業戰略資源”的目標還很遠?!岸鄶灯髽I的人力資源市場意識不強,不重視人才競爭機制的建立,缺乏動態化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管理模式僵化,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低下”,而這直接導致了“企業內外部員工流動性差,員工滿意度低,并且,員工技能跟不上企業發展要求”。
對于企業來說,在成長型市場中的企業,人力資源戰略比較靈活,而一旦市場確定并日趨成熟,人力資源將變得更加制度化?!霸S多外資企業在國際上已經是夕陽工業,而在中國卻面臨新興的市場,因此,由總部推行的策略,包括人力資本管理戰略,存在著與中國本地實際情況不協調的地方?!?
對于中國發展較成熟的國有企業而言,也存在著“市場成熟的威脅”——人力資源管理僵化;員工靈活性不高,技能培訓不完善,升遷基于年齡或資歷,崗位提升、獎金制度缺乏明確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