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美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
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是統馭整個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是開展各項財務管理活動的價值基礎。以“股東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目標,基本上為各個版本的財務管理教科書所公認。但是,真正把這個理念貫徹到實際工作中的,我認為是美國的企業,特別是美國的商業銀行。無論是商業銀行的一般財務人員,還是總裁級的高級管理人員,無論是美聯儲的銀行監管人員,還是中介機構的銀行分析人員,或者大學里的金融學教授,無一不十分自然地強調“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財務價值理念。
在他們看來,堅持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不僅是最合理,而且也是最可行的。因為這個目標堅持了銀行運作的產權基礎,充分考慮和尊重了銀行出資者的合理利益,使得整個銀行的經營管理活動建立在一個可信和現實的基礎之上。同時,“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理財目標在資本市場發達的環境里,也便于衡量和操作,可行性最強。股東財富的增加,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銀行經營效益的提高,當期盈利和累積盈利不斷增加,致使銀行的凈資產(股東權益的賬面價值)不斷增加;二是銀行的良好運作和未來發展潛力,給證券市場投資者以良好的預期,導致銀行股票的市場價格上揚,提高銀行所有者持有股票的市場價值(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而這兩種途徑,都有賴于銀行效益的提高和管理層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堅持“股東財富最大化”,從銀行日常業務經營的角度來說,就是堅持了銀行效益的最大化和銀行經營管理活動的最優化,它把財務管理活動與經營管理活動緊緊地聯系起來。而公開交易的股票價格的變動及其趨勢,不僅反映了股東財富的變化,而且反映了市場對銀行業績及經營管理水平的認同程度。所以,堅持“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理財目標,也有利于資本市場對銀行管理層的監督和評價。
從銀行內部管理來看,“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能夠方便和合理地解釋商業銀行穩健經營、追求利潤的管理要求,有利于強化內部管理和業績考核。實際上,不論是ROA(資產報酬率)、ROE(資本報酬率),還是EVA(經濟增加值)、VAR(風險調整資產值),以及平衡記分卡等各類考核評價指標,其最終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追求股東財富的最大化,都可以看作是“股東財富最大化”這一理財目標的演化。因此,堅持“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不僅有利于消除內部管理中面對的種種理念上的分歧,而且有利于探索和貫徹各種緊緊圍繞以效益為核心的內部考核和評價指標,把所有的工作都真正放在追求效益上來。不僅如此,堅持“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還有利于協調銀行管理層與股東及各類投資者之間的關系。如果銀行管理層的經營決策和管理行為,都能夠強調并貫徹“股東財富最大化”這一目標,銀行管理層與投資者之間是能夠更好地相互理解和信任的。
二、美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體制的整體框架
美國是世界上市場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也是金融業最發達的國家。殘酷的市場競爭、歷史的風風雨雨以及先進的管理理念造就了美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體制的整體框架。
從組織架構上來說,美國銀行財務管理體制上的一大特點就是對分支機構的財務主管(CFO或者Financial Controller,下同)實行“垂直管理”和“雙線負責制”。根據銀行規模的不同,各級分支機構的財務負責人分別由總部或者地區性總部的財務領導人(Function Head)垂直管理,實行業務上的專門領導。同時,各分支機構的財務主管在本機構內部,對于日常的經營管理業務,實行雙線負責制,即他一方面要負責本機構內部所有的財務管理事務,協助本地機構負責人開展工作,參與本地機構的重要決策;另一方面,又要對上級財務領導人負責,貫徹總部或者地區性總部的有關政策,監督本機構的所有業務活動,保證其運行在可以控制和可行的范圍之內,負有向上級財務領導人報告本機構重大財務事項和重要經營管理活動的責任。分支機構財務主管一般由上級財務領導人任命和考核,其升遷將部分參考當地機構負責人的意見;實行任期制,由總部在全行范圍內統一調動和安排工作;薪酬由上級總部管理,而部分獎金由上級總部在與當地機構負責人協商后決定。
從工作職責和分工上來看,美國商業銀行的財務管理工作一般有三大部分: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和預算管理。從財務主管的角度來看,其基本工作內容如下圖一所示。而一般意義上的司庫(Treasurer,有人也譯作財務長),主要負責資金業務的具體操作和運營,其工作職責如圖二所示。
根據銀行規模的不同,以及分支機構業務的差異,財務主管和司庫可能合二為一,也可能相互獨立。但從風險控制的角度來看,兩者相互分離是比較通行的做法。在兩者分離的情況下,司庫主要負責資金業務的具體運行,包括市場營銷和市場分析這兩個國內銀行資金業務很少涉及的領域。而財務主管對資金業務的管理重點在內部控制上,主要通過資產負債表結構管理、資金投入量管理、轉移價格管理、流動性管理、資金產品盈利性管理以及內部風險管理等途徑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商業銀行財務管理與其他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不同之處體現在財務管理工作是否涉及到投資管理。相對于其他企業財務管理,商業銀行的投資業務更加復雜、更加多樣,它要求專門的部門和更專業的人才來負責此類業務的具體操作和運行。同時,銀行本身是金融機構,它自身有能力完成對投資業務的專業化管理。所以,商業銀行財務部門一般不再直接參與投資業務的運營,它對投資業務的管理,主要是從后臺控制的角度切入,通過對產品盈利能力的分析、部門盈利能力的分析以及資金的投入量來加以評價和控制。此外,財務管理工作涉及的諸如整體融資管理、股利分配管理等,一般由總部的財務部門負責。
三、美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工作的角色定位
在美國的金融界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Financial manager should be business partner instead of bean counter”。它的意思是,財務經理應該成為業務伙伴而不是數據計算器。這就是美國商業銀行對財務管理工作在銀行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的精彩表述!它所提倡的是,財務管理工作應該成為銀行各項業務發展的良好伙伴,財務主管應該為各項業務的發展、新產品的推出提供財務上的支持和幫助,而不僅僅是編出幾張報表、提供幾個數字。財務人員要具有“讓數字說話”的能力,要能夠通過數字發現問題,并對解決問題提供財務上的專業意見。
“業務伙伴”的財務理念,已經成為美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工作的代名詞。這種理念的提出,有利于建設一種“以支持決策為主的管理型財務管理”模式,使得財務管理與日常各項經營管理活動相互融合、相互交織、相互支持,更利于發揮財務管理的控制和監督職能。但是,要使財務管理工作真正成為“業務的伙伴”,對財務人員的基本素質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從美國的實際情況來看,財務管工作對業務發展的支持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1)發揮財務部門熟悉財政、稅收、會計準則等法律法規政策的專業優勢,確保各項業務符合法律法規要求,并爭取稅收利益;(2)不斷分析政治和社會環境變化,及時對各項變化做出評估,確保各項業務在不斷變化的環境里能保持合理的盈利水平;(3)評價和檢測各項新業務、新產品并提出改進建議,確保各項業務和產品符合成本效益優化原則和整體業務發展的戰略要求;(4)通過控制諸如資本投入、資金投入、費用投入等資源分配管理,支持盈利性良好的新業務和新產品的發展;(5)通過分析、監督和控制,確保各項業務、各個產品和各個機構的發展能夠實現資產的保全以及利潤的實現;(6)通過信息系統的維護和不斷提供財務信息,為各項業務的開展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因此,一個優秀的財務人員不但要精通財務會計知識,還要熟悉當地的法律法規和稅收政策;不但能對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做出敏銳的分析和判斷,還要能對微觀經濟后果進行及時準確的計算和評價;不但要具有極強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還要具有高超的協調能力和管理才能。
四、美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職能的實現
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職能體現為報告、管理、控制和監督。報告是指對各類財務信息的整理以及編制各種對內管理報告和對外財務報告,它是財務管理工作最基本的職能。管理是指對銀行資本、各項資產的管理,以確保資金和資產安全,并努力實現增值。控制是對銀行各項業務發展進行評價和協調,以實現資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配置。監督則是對各個層次的經營管理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盈利性進行分析和跟蹤,以確保股東利益不受損害、銀行資產得以保全、盈利能力得以保證。四項職能之間相互補充、相互聯系,共同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的價值目標。
那么,應如何確保財務管理職能的實現呢?概括起來,美國商業銀行的基本做法是,“以成本效益原則為基礎、以信息系統為平臺、以預算管理為導向、以內部控制為手段、以業績評價為依據,通過內、外部審計強化監督”,來確保財務管理職能的實現。成本效益原則是判斷一切財務行為成功與否的標準,以此作為財務管理活動的基礎原則,這一點毋庸置疑。而強調信息系統建設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對國內銀行界來說,卻很有啟示意義。花旗銀行提供的一份材料中,甚至把“數據構建”當作財務主管必備的基本職責之一,要求財務主管熟悉各類主流的系統軟件和五花八門的應用軟件,并負有確保各類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運行正常的責任。在實現財務管理職能的過程中,預算、內控和考評三者環環相扣,緊密聯系,共同完成一個財務循環,并確保新的財務循環建立在可信和可行的基礎上。因而,美國商業銀行特別重視這三者的建設,將預算作為所有當期財務資源配置的基礎和風向標,預算管理具有極高的嚴肅性;將內控作為財務管理日常性的重要工作,同時強調財務角度的內控主要從合法性、資產安全和盈利性的角度切入,并不構成銀行所有的內部控制行為;而業績評價和管理,則突出分部門、分產品和分業務的盈利性分析和報告,強調所有經營活動的財務后果,并將評價結果、下期預算和資產分配緊密結合起來。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財務部門負有與內部審計部門和外部審計機構密切協作的責任,并通過這種協作來強化財務管理的監督職能。同時,垂直管理和雙線負責等機制,也有利于財務管理控制和監督職能的實現。
商業銀行財務管理中的風險管理,對于國內銀行業來說,也許是個嶄新的領域。但從美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實務來看,在“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的指引下,在“業務伙伴”財務理念的支撐下,在銀行這個高風險的行業里,財務管理工作對銀行經營中的風險給予特別的關注,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美國銀行財務管理工作對風險的管理主要有這樣幾個特點:(1)從提供各類財務信息及其深入的財務分析等專業角度,對各類風險給予評價和估算;(2)通過資產負債表管理、預算、資本分配、風險資產配置、盈利能力分析、業績評價等財務手段進行干預和控制,而對信貸風險、外匯交易風險等由專門部門負責的風險,財務管理工作屬于后臺監管的性質;(3)通過參加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的決策工作,對各類風險給予分析和評價,并對相關的決策和應對策略提出專業意見;(4)特別關注法律、法規和稅務方面的風險,以及聲譽風險(Reputation Risk)和經營權風險(Franchise Risk),以維護銀行的市場地位。
五、對我國銀行財務管理工作的幾點啟示
學習美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體制的特點,根本目的是要努力完善我國銀行的財務管理體制、優化運行機制、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以應對日趨激烈和日益開放的市場競爭。筆者認為,美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體制的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我們借鑒:
1、堅持“股東財富最大化”和“財務是業務伙伴”兩個理念。“股東財富最大化”是所有財務工作的價值基礎,“業務伙伴”的財務理念是處理好財務與業務關系的基石。堅持這兩個理念,有利于財務管理工作在整個經營管理中的定位,有利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全面展開。
2、強調“垂直管理”、“雙線負責”和“信息系統平臺”三個要點。“垂直管理”和“雙線負責”機制能夠維護財務主管人員的相對獨立地位,且有利于其管理和控制職能的實現,而“信息系統平臺”的建設和完善,能夠確保財務信息的及時、準確和可檢查性,對于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至關重要。可以說,前者是從人的角度、后者是從技術角度來確保財務信息的質量。
3、突出“預算管理”、“內部控制”、“業績評價”和“風險管理”四個環節。預算、內控和考評構成一個完整的財務循環,三者緊密相連,缺一不可,是財務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也是實現財務管理職能的基礎保障。而“風險管理”在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工作中具有特有的地位,它對商業銀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規避風險、實現穩健經營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單位: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總行資金財務部 北京亞邦偉業技術有限公司財務部等
責任編輯 袁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