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學校高校財務管理論文 > 中國會計標準國際化之我見

中國會計標準國際化之我見

與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和開放程度相比,中國會計標準國際化的進程是相對滯后的。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持續發展和逐漸開放、國際貿易的日益擴大,中國迫切需要采用全球化會計標準。

  一、經濟全球化對中國會計標準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一)全球會計準則正以勢不可擋的速度向中國走來

  2001年完成改組的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提出研制和實施一套高質量、可理解和可實施的全球會計準則的戰略目標。全球會計準則的提出,迅速得到多個國家和重要組織的支持和認可,將會計標準的國際化進程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一改過去抑制競爭的態度,轉而與IASB合作。

  全球會計準則以IASB制定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和其前身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制定的國際會計準則(IAS)為主要內容。隨著IAS/IFRS質量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和大型企業主動選擇IAS/IFRS,絕大多數國家的會計標準逐步向IAS/IFRS靠攏。據IASB對全球85家證券交易所的統計,截至2003年9月30日,接受外國上市公司按IAS/IFRS編制財務報表的共有68家,占80%。2002年10月,美國和歐盟的證券監管部門宣布,雙方計劃在2005年前消除在會計標準方面的分歧。這為實現單一而高質量的全球會計準則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二)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會計標準

  透明、可比的高質量信息披露制度是資本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條件,對保護投資者利益、強化上市公司監管、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等有重要意義。會計標準是資本市場的一個基礎性構件,資本市場的發展和監管的需要從來都是會計標準產生和發展的直接誘因。中國證監會前主席周小川在第16屆世界會計師大會上指出,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規范和發展,對高質量會計標準及會計信息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1998年12月,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在《會計披露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中,對亞洲金融危機的一般特征、爆發原因、會計在金融危機預警中應發揮的作用等做了深入研究。研究發現,會計披露不充分雖然不是引發金融危機的主要因素,但它確實對金融危機爆發的廣度和深度產生了相當程度的負面影響。在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的國家中,絕大多數國家沒有采用國際會計標準,導致財務報告披露的透明度不高,投資者無法正確分析引發金融危機的各種風險。其后,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相繼要求這些國家必須采用國際會計準則,否則不提供支持。

  從中國B股和境外上市公司股票的發行價格和市場表現來看,境外投資者對中國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披露質量抱有明顯的懷疑態度,從而影響了投資信心,致使中國上市公司的再籌資能力幾乎完全失去。毫無疑問,如果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標準包含太多的中國特色,境外投資者是不會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

  會計標準差異的存在,不僅降低了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和可信度,也使中國企業赴境外融資的籌資成本上升。例如,東貝B股2002年按中國會計標準報告凈收益110萬元人民幣,如果按IAS/IFRS進行調整,則應報告凈收益608萬元人民幣;ST中紡B股2001年年末按中國會計標準報告凈資產3 355萬元人民幣,如果按IAS/IFRS進行調整,則應報告凈資產為-1 391萬元人民幣 .由于跨國融資企業必須按照融資地所在國的會計標準或其認可的會計標準進行調整,調整成本十分高昂。有研究表明,中國企業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的平均資本成本要比美國企業高13.16%。可見,會計標準差異的存在已經對企業和廣大信息使用者造成相當大的負面影響。

  (三)國際貿易的快速發展,需要加快會計標準國際化進程

  中國加入WTO,意味著將要求會計信息披露更加公開、透明,會計信息的資源配置功能更加突出。中國必須遵循國際通行的貿易規則,對包括會計標準在內的一整套經濟政策進行調整,加快會計標準國際化的進程。中國會計標準與IAS/IFRS差異的存在,已經形成一種無形的投資和貿易障礙,導致交易各方難以直接獲得透明、可比的會計信息。例如歐盟對中國企業的反傾銷訴訟大多以中國企業敗訴而告終,敗訴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按IAS/IFRS設置可以審計的會計賬簿,沒有用公允價值反映資產價值等。可見,會計標準在解決國際貿易糾紛、進行反傾銷訴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二、中國會計標準全球化的戰略選擇

  (一)應盡快制定執行IAS/IFRS的時間表

  作為IASB成員,中國有三種選擇:一是退出IASB,單獨搞“國家化”的會計標準;二是全盤接受IAS/IFRS;三是部分接受IAS/IFRS,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會計標準之路。第一條路是肯定行不通的。根據目前中國會計標準的體系構成和具體內容,不難看出中國走的是第三條路。

  至于“部分接受IAS/IFRS,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會計標準之路”策略,涉及的主要問題是中國特色是什么。應該進行深入研究,區分哪些是真正在中國經濟環境下的特色,是應該保留和發展的,哪些是從前計劃經濟留下來的后遺癥,是應該放棄和改掉的。

  2005~2007年對IAS/IFRS來說將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IASB的絕大部分質量改進和提高計劃將在這個時間段完成,IAS/IFRS可能會成為全球的“黃金標準”;另一方面,繼歐盟、澳大利亞、俄羅斯、新加坡等宣布執行IAS/IFRS的時間表之后,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也宣布將在這個時間段執行IAS/IFRS,或進一步向IAS/IFRS靠攏。

  筆者認為,中國應盡快制定執行IAS/IFRS的時間表。在2005~2007年之后,如果IAS/IFRS質量得到根本改善,中國可以考慮全面接受IAS/IFRS,除非相關的規定確實與中國法律法規存在沖突或明顯不切合中國實際。“捂”與“拖”都是不明智的選擇,只會阻礙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與中國快速發展的經濟前景及資本、商品和服務市場逐步開放的趨勢是不相符的。會計標準的轉軌,特別是首次執行IAS/IFRS的年度,需要做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是一個復雜而痛苦的過程。在全面接受IAS/IFRS的大框架下,仍然可以反映會計標準的中國特色,可以通過制定補充規定、問題解答等形式加以體現。例如,由于IAS/IFRS是原則化的表述方法,執行中需要會計人員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技能,可以結合中國實際,在IAS/IFRS框架下,以會計人員熟悉的會計制度形式制定詳細的執行指南,以增強可操作性等。對IAS/IFRS中確實不適合中國經濟環境或者和中國法律法規相抵觸的東西,如公允價值計量問題等,需要依賴較為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國可以暫緩執行,等待條件成熟后再考慮。對于中國經環境下所特有的,而IAS/IFRS沒有涉及的交易或事項,中國可以在IAS/IFRS原則和慣例下,制定自己的補充規定、問題解答等。

  (二)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會計標準的執行和監管

  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披露,不僅依賴高質量的會計標準,更依賴對會計標準的理解掌握、執行操作和監督管理。實務中會計人員對會計標準的理解有偏差,有些東西甚至連注冊會計師也不能恰當理解和把握,從而影響會計標準的執行質量。2002年,美國系列財務丑聞的爆發,其主要原因不是會計標準的制定問題,而是執行和監管環節的問題。

  筆者認為,強化會計標準的執行機制建設尤為重要而迫切。會計標準沒有得到有效貫徹,對執行情況的監管和處罰力度明顯不夠,是形成中國企業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的主要因素。強化會計標準的執行機制實際上是一個系統工程,中國除了應當加快制定、完善會計標準、加強審計監管之外,還應積極改革政府職能,大力加強會計標準的執行和監管力度。在全面接受IAS/IFRS的大框架下,中國應該重組和強化執行系統,將主要精力和工作放在對IAS/IFRS的學習、培訓、執行和監管上,完善、加強執行和監管環節的工作措施和懲罰力度,提高會計標準的執行和監管質量。此外,就會計標準的制定、執行和監管的權力分配來看,財政部和證監會、銀監會等行業監管部門的責、權、利劃分還不是很清晰。

  (三)在全面接受IAS/IFRS的大框架下,需要理順與其他經濟法規的關系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2年年底,由全國人大、國務院、國務院各部委、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等制定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等約65 000余件(不含地方性法規),其中50%以上是經濟法規。一個健全有效的會計標準體系,應該能夠與其他經濟法規實現很好的鏈接與配合,同時也需要與之配套協調的其他經濟法規作為支撐。會計標準的統一進程,實質上是與各國法律和政策的磨合過程,畢竟會計標準需要在特定的法律框架下運行。中國加入WTO的一個巨大挑戰就是按照WTO規則,修訂和完善中國的經濟法規,提高法規政策的透明度。

  會計標準與其他經濟法規的協調應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一方面,我們應該對IAS/IFRS的精神和內容進行逐項研究確認,看它是否適合在中國的法律框架下運行,以及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在中國的法律框架下運行等;另一方面,對于中國不合時宜的法規政策,應按WTO規則和國際通行的慣例予以修訂、完善。例如,由于會計對凈利潤的確認和計量存在諸多缺陷,很容易人為粉飾,IAS/IFRS在考核和評價企業盈利性時,準備以綜合收益取代凈利潤,以綜合收益表取代利潤表。而凈利潤在中國證券市場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監管指標,是企業上市、配股、進行股利分配等的主要判斷指標。這些監管標準成為誘導上市公司操縱利潤、編造虛假財務信息的重要因素,中國應該盡快修訂這種不協調的經濟法規。

  (四)積極參與IAS/IFRS的研制和改革,反映中國的呼聲

  全球會計準則代表了一種趨勢,影響著每一個國家的經濟利益。中國應變被動為主動,采取積極措施,盡量參與IASB的活動,施加影響,反映呼聲,擴大自己對IAS/IFRS的影響力。如對征求意見稿提出意見,參加IASB會議和提供觀點,派人去IASB工作,建議IASB重視研究經濟轉型國家的會計問題等。

  當前,中國需要高度關注IAS/IFRS的發展動態和改革趨勢,關注世界各國和重要國際組織對IAS/IFRS的態度和所采取的措施,深入研究中國資本市場特點和經濟發展過程,重視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需求,充分利用IAS/IFRS資源解決現實問題,積極推動中國會計標準的國際化進程。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