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道德經》中,有一段話叫做“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意思是說,天地無所謂仁慈,任憑萬物自生自滅;圣人無所謂仁慈,任憑百姓自生自滅。安達信公司被判定妨礙司法罪成立,大約暗合了這樣的道理。
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是美國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而被丑聞纏繞的安然公司則是安達信的第二大客戶,據說安達信和安然長期以來通過復雜的財務合伙形式掩蓋巨額債務和虛報盈余,在安然丑聞公開化前后,安達信在2001年10月23日開始的兩個星期中銷毀了數千頁安然公司的文件,直到11月8日收到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傳票后才停止繼續銷毀文件。
安然事件之后,安達信首先就在事實上被傳媒宣判有罪了,而在2002年6月15日,經過美國聯邦大陪審團10天的激烈辯論后,安達信被認定在銷毀安然公司文件一案中的妨礙司法罪成立。這宗罪名將使安達信公司面臨被罰款50萬美元和察看期5年的處罰,此外安達信還可能被處以超出非法行為帶來的利潤或損失兩倍的罰款。而這一切僅僅是安達信噩夢的開始,安達信輸掉了這場官司,可能還將輸掉許多其他公司對它提出的民事起訴官司;安達信失去了安然,也注定要失去幾乎所有客戶,安達信已經走上不歸路。
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一度風光無限,經它們審核過的財務信息似乎就是真金白銀,毫無瑕疵,投資者和消費者在五大出具過審計意見的財務信息面前,頂禮膜拜忘記了使用自己的判斷力。如何理解和評判五大對企業財務信息真實性的作用?不可否認安達信在處理產然事件上的確存在問題,但像標普等評級公司,像JP摩根大通等投資銀行就沒有問題?
就在2001年3月《財富》首先刊登質疑安然的文章之后,包括JP摩根大通、美林和高盛這樣的國際著名投資銀行不是依然向投資者強烈推薦安然股票嗎?標準普爾和穆迪對安然的信用調降也豈非姍姍來遲?安達信不幸成為被槍打中的“出頭鳥”而已。會計師事務所畢竟是外部監督,它們并不直接運作企業,況且企業的經營管理越來越技術化和復雜化,像安達信等“五大”中稚氣未消、雄心勃勃,剛剛踏出校門的工作人員,就天然具備甄別在市場中摸爬滾打的企業的種種造假伎倆?有多少人搞得懂安然經營和財務信息復雜程度呢?投資者和消費者出事前過份迷信會計師事務所,之后又似乎將全部的污水潑往安達信。
五大的存在只是表明,它們不能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而僅僅是保證它們認可的信息是其暫時無法揭露虛假性的信息而已,五大能做的不是證實,只能說尚未證偽。在安然事件中,上自政府,下至評級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相關企業和普通投資者,面對吞噬了人類財富的黑洞,其實只有一句話可以說:“我們都有罪!”
安達信之罪重新點燃了人們對政府監管的迷信,人們以為,在政府重重監管下,企業會變成天使,而政府也不斷對民眾作出種種許諾。結果,人們忘記了市場交易中最原始的信條:買家自己小心,出門概不退換。企業不是天使,即便是日前以揭黑扒糞為己任的,輸掉了官司的中國一家財經媒體也不是天使。企業都帶著“追名逐利”的原罪,不過一些企業在生產容易甄別的商品,而另一些在生產難以辨識的話語。經濟學家斯蒂格勒曾說監管摧毀了謹慎和小心,而并不能從根本上把企業改造成天使,那么人們難道不能從安達信之罪中,看出自己的罪過嗎?
這不是為安達信辯護其無可挽回之罪;而是為我們自己羞愧,我們走到了一個危險的反面,當初我們“安然”地將自己的利益寄托在五大之上,現在我們更“安然”地將自己的利益寄托在政府監管之上。其實也許錯得更離譜,既然天地無所謂仁慈,任憑萬物自生自滅,那么就不要指望有人盜用天地仁慈的名義;既然圣人無所謂仁慈,任憑百姓自生自滅,那么就不要指望有人濫用道德良心的名義。
在解決類似的安達信之罪上,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美國正面臨著一場上市公司治理大危機。國際著名的評級機構魏斯(Weiss)日前在對美國7000家上市公司的表現進行調查后表示,1/3的美國上市公司可能篡改盈利報告,近期企業紛紛重組或破產,華爾街證券分析員、行政總裁們及審計公司都有份?!叭A爾街出現了信心動搖的危機”。這些危機的解決在于不完美的人性必須為其不完美承受失敗的代價,這個時候也許美國的上市公司將出現回歸,不排除這樣一種可能:重新啟動企業私有化運動,淘汰過于強勢的職業經理人,所有者以直接或簡接的方式重操經營舊業。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鐘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