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會計信息失真的三個定律

會計信息失真的三個定律

綜合現有研究成果,尚無一個完整的理論模型來綜合分析各方因素共同作用的機理

1當會計信息失真的收入大于被查處受處罰的預期收入損失時,經營者才會選擇會計信息失真。

2當經營者認為不被查處的概率足夠大時,即使被查處后處罰力度很大,仍會選擇會計信息失真。

3會計規范質量越差、政府部門和社會審計機構的檢查和處理力度越小,會計信息失真程度越嚴重。


會計信息是社會經濟有效運行的重要基礎,而真實性是對會計信息質量最基本的要求,社會經濟的有效運行要求會計信息能夠與它所反映的客觀事實相符。我國目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一些嚴重的問題如國有資產流失、證券市場發育不良、社會交易費用高昂、企業籌資困難等很大程度上都與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有關。由于國有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會計信息失真所帶來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

一、我國國有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現狀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范圍和程度:近年來我國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已經到了嚴重的地步。根據吳聯生(2001)的統計和估計,1984到1999年共16年中有15年估計總體違紀金額超過了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其中7年超過了當年的國民生產總值。1998年總體違紀金額更是達到了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3.45倍。而其中會計信息失真的主體絕大部分是國有公司。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1、經濟交易失真。指企業為了粉飾財務報表,利用資產重組、關聯方交易、資產評估、利息資本化、交易時間差等多種手段,虛構經濟業務、從事不等價將換,從而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2、會計核算失真。指會計核算過程不能真實記錄和反映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具體可分為原始憑證失真、會計賬簿失真和會計報表失真。3、會計信息披露失真。指隱瞞應披露的會計信息或不及時披露應及時披露的會計信息。

(三)會計信息失真的手段:1、操縱利潤。公司通過多計收入、少計成本、提前確認收入或滯后確認成本的方法來虛增利潤或通過相反的操作手法來虛減利潤,或通過關聯交易轉移利潤。2、調節資產。包括通過虛假的資產評估和虛擬資產的方法虛增企業資產和通過加速折舊、隱瞞債權的方法虛減企業資產。3、其他方法。如為了逃稅虛減應納稅所得和增值稅銷項稅額,虛增進項稅額等等。

二、經營者單方面失真模型分析

由以上現狀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國有公司中雖然存在著地方政府和企業經營者兩個會計信息失真主體,但是由于只有企業經營者直接控制著會計信息,地方政府是通過人事任免權等行政權力控制經營者從而間接控制會計信息的,所以必須有企業經營者的合作才能達到目的。我們這里從企業經營者單方面入手建立一個會計信息失真模型。

企業經營者相對于地方政府和其它利益相關方來說擁有控制會計信息的優勢,可以利用這一優勢實現“內部人”控制,通過會計信息失真達到以下目的:一是掩蓋違法行為;二是增加不正當的在職消費;三是騙取政績和地方政府的資金、榮譽;四是偷逃國家稅收。

三、會計信息失真治理對策分析

治理國有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目標是使會計失真主體放棄實施會計信息失真的行為,也就是使企業經營者做到“四不為”,即不必為、不愿為、不敢為和不能為。

(一)、所謂“不必為”,是指減少失真主體因會計信息失真成功得到的收入,使之感到沒有冒險實施會計信息失真行為的必要。在經營者單方面失真模型中,隨著M值的減小,企業經營者的預期收入也減小,當M減小到一定程度,經營者會放棄會計信息失真行為。具體說來,以下幾種情況會使M減小:1、無法通過失真來達到增加在職消費、騙取政績和地方政府獎金和榮譽的目的;2、因受到良好的激勵而減少或停止對私分國有資產、增加在職消費等的追求。

(二)、所謂“不愿為”是指對會計信息失真主體進行思想教育,改變其偏好體系,不再追求會計信息失真。與“不必為”相類似,“不愿為”的約束條件也是M值的減小。但不同的是:“不必為”是通過合適的制度安排使失真主體無法通過會計信息失真達到其目的或者目標本身不再存在,即手段無效,從而使預期收入減小;而“不愿為”則是通過對失真主體進行思想教育等方法改變其偏好體系,放棄對其原有目標的追求。

(三)、所謂“不敢為”是指加大查處和處罰力度,增加失真主體被查處損失預期,使之不敢實施失真行為。

(四)、所謂“不能為”指通過制度創新剝奪企業經營者對國有公司會計信息的任意操縱權,使其無法通過會計信息失真達到自身的目的。這可以從根本上消除會計信息失真。而使之“不能為”的治本之策是改變治理結構。目前可行的一種做法是實行會計委派制,即地方政府為削弱國有公司的“內部人控制”,而以國有資產所有者和行政管理者身份,向國有公司派出財務總監和會計人員來監督經營者,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根據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具體說來,在實踐中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建設我國國有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制約機制。一是完善公司治理機構。具體包括:1、加強資本市場、經理市場等外部市場建設,完善公司外部治理結構。2、培育機構投資者,發揮其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積極作用。3、進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強對保護股東權益的立法工作。4、積極引入外部董事,增強董事會的獨立性。其二是加強會計環境建設。具體包括:1、進一步提高會計規范質量,減少規范性會計信息失真的空間。2、加大對違法性失真行為的查處力度,理順政府各監督檢查部門的關系,提高檢查效率;完善注冊會計師制度,加強對會計師和事務所的管理及違規執業行為的處罰。3、完善會計信息違法性失真責任合約安排,尤其是《會計法》在對企業經營者的責任認定和處罰力度的規定上要作進一步完善。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黃振宇 薛莉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